图像特征提取与形状分析技术解析
1. 离散双轮廓提取面部轮廓
通过离散双轮廓可以提取面部皮肤的边界。首先确定外轮廓,最终提取的结果就是面部皮肤的边界。不过,网格中的点数会限制最终轮廓提取的精度,后续可以使用连续的Kass蛇来提高最终分辨率。研究表明,利用该技术提取的轮廓能够区分人类面部,但也存在面部器官和光照方面的潜在问题。此外,该技术后来还应用于细胞分析,通过分析染色细胞图像得出内轮廓和外轮廓。
2. 几何主动轮廓(基于水平集的方法)
传统主动轮廓存在初始化和对凹区域收敛性差的问题,参数化主动轮廓在同时分割多个对象时也有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引入了几何主动轮廓模型,它将曲线隐式表示在水平集函数中。改变表示方式可以改善分割结果,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
例如,在提取手部边界时,使用传统的主动轮廓模型很难处理其中的凹面、尖角和背景污染问题,但几何主动轮廓模型的效果明显更好。不过,这些新技术实现和理解起来都比较复杂,目前还未得到常规应用,尤其是在实时应用方面。
2.1 水平集方法原理
水平集方法本质上是在不参数化形状的情况下找到形状,将曲线描述为函数的零水平集,零水平集是图像中两个区域的界面。可以将其想象为对一个表面进行切片,随着切片水平的变化,形状可能会分裂,这在水平集方法中可以通过考虑底层表面来处理。
水平集函数是到轮廓的有符号距离,轮廓内部为负,外部为正,轮廓本身距离为零。每次迭代后距离图需要重新归一化,这可能导致该技术操作缓慢,或者需要高性能计算机。
假设界面C以恒定方式变化,随时间t沿其法线方向以速度F传播,其演化方程为:
[
\fr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