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机器人与人工陪伴:社会学视角下的探索
1 社会机器人与人工陪伴
社会机器人的发展是“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新分支,与工业和野外机器人应用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社会机器人”概念逐渐兴起,2014 - 2015年起,对其“社会性”的定义受到更多关注。
1.1 社会机器人的特征
科学论述中,社会机器人通常被描述为具有人类或动物特征的自主或半自主实体,能感知环境、进行社交互动、沟通、合作、学习、决策和行动,这些能力依据社区目标和社会规范被人类评估为“社会性”。
|特征|描述|
| ---- | ---- |
|感知与响应|能感知环境线索并做出响应|
|社交互动|参与社交活动|
|沟通|具备沟通能力|
|合作|可与其他主体合作|
|学习|能够学习新知识|
|决策|具备决策能力|
|行动|执行各种行动|
1.2 应用领域
社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 养老护理 :应对社会老龄化、老年人社交孤立和人力不足等问题。
- 教育 :如语言学习等。
- 自闭症儿童治疗 :作为支持技术。
- 其他 :还包括商场引导、作为玩具宠物、性玩偶或家庭娱乐系统的对话代理等。
1.3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机器人
从社会学角度看,任何技术都具有社会性,人类有将非人类实体拟人化的倾向,在与计算机和机器人交互时也会表现出类似对待人类的行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