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机器人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临床证据概述
目前,外骨骼治疗效果的临床证据仍然有限且不完整。到目前为止,研究尚未证明外骨骼在治疗效果上优于跑步机训练的标准护理方法,或者优于其他高强度机器人训练设备(如Lokomat)。
例如,一项Cochrane分析发现,将机电辅助步行训练与传统物理治疗相结合,可提高中风患者的独立行走能力,但并未显著提高行走速度或行走能力。该分析涵盖了基于跑步机的外骨骼(如Lokomat)和移动外骨骼的使用,并非仅关注动力外骨骼。研究指出,机电或机器人设备进行步态训练,可能对中风后前3个月的患者更有益,而非恢复期的慢性阶段。这表明,改善行走能力的关键可能不在于使用的设备类型,而在于在恢复的特定早期阶段,机器提供的高强度训练。不过,针对慢性中风患者的广泛研究正在进行中,预计未来几年将有更多关于外骨骼在中风患者临床和移动能力方面的高级别证据。
对于脊髓损伤(SCI)的研究数据也在持续收集,目前同样没有定论。一项脊髓损伤结果合作项目(SCOPE)的审查发现,在列出的79项试验中,只有11项涉及外骨骼。Mekki等人的近期综述认可了机器人干预的前景,特别是其能提供大量重复运动,可能促进神经可塑性并减轻治疗师负担。但他们也认为,需要对上下肢外骨骼进行更广泛的研究,以明确剂量要求并建立客观的结果指标。
为了了解当前正在进行的试验数量和类型,我们在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中使用了以下搜索词:(外骨骼)、(SCI)、(中风)、(主动/被动外骨骼)、(HAL)、(EKSO)、(Indego)和(ReWalk)。截至2018年7月,我们审查的56项正在进行的外骨骼临床试验中,超过一半(约60%)是无对照研究(包括早期疗效和可行性研究)或样
外骨骼机器人临床应用与展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