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阈值的业务流程模型质量评估
1. 背景与目的
概念模型质量不佳会增加开发工作量,或导致软件系统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因此,理解流程模型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保证高质量的准则和机制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一系列指标与业务流程模型可理解性和可修改性之间的联系。
2. 理论背景
- 流程模型可用性的理论考量 :从ISO 912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标准的角度来看,流程模型的可用性可从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的多个维度来衡量,其中可理解性和可修改性尤为重要。理解是流程建模质量理论的关键因素,因为设计往往需要不断重新审视和修改。此外,流程模型的结构参数对理解也有重要影响,因为流程建模语言缺乏直接的活动分组机制,且存在隐藏依赖关系。
- 流程模型的结构指标 :流程模型有多种结构指标,这些指标可通过考虑流程模型的形式图结构进行客观测量,因此也被称为流程模型的内部属性。而可理解性和可修改性等方面无法直接测量,被称为外部属性,需要通过实证评估来确定。本文考虑了一系列用于流程模型理解和修改实验的指标,如下表所示:
| 指标 | 与可理解性和可修改性的假设相关性 | 说明 |
| — | — | — |
| 节点数量 (-) | 负相关 | 与流程模型中的活动和路由元素数量有关 |
| 直径 (-) | 负相关 | 从起始节点到结束节点的最长路径长度 |
| 密度 (-) | 负相关 | 流程模型中弧的总数与理论最大弧数的比率 |
| 连接系数 (-) | 负相关 | 流程模型中弧的总数与其节点总数的比率 |
| 平均网关度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