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辅助装置中的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相关解析
1. 生物相容性概述
生物相容性是新技术、医疗辅助设备及材料在医学应用和生态领域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它是一个通用术语,涵盖了无机或有机材料在转化科学和医疗护理中的各种应用需求。在不同领域,如疫苗接种、移植手术、生物工程、外科手术、医疗支持或药物输送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推动了生物相容性不同领域的研究。
在医学中,生物相容性通常用于描述宿主与医疗设备或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哺乳动物生理学角度来看,任何器官都可以作为宿主,对用于医学和生物工程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内部缝合线需要具有生物相容性,能够在不引起炎症的情况下被人体吸收;而皮肤表面的缝合线在外部移除之前可以对人体保持生物惰性。此外,在科学和医学中,生物相容性还体现在许多方面,如通过电刺激来恢复肌肉运动,或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用特定设备替代神经元群体等。
当涉及与血液循环中的细胞和分子直接接触的设备和材料时,生物相容性采用“血液相容性”这一术语。
2. 血液相容性及测试标准
在血液相互作用的转化研究中,有许多不同功能的材料和设备可与血液成分相互作用,如氧合器、透析器、导管、血管移植物、心脏起搏器等。为了正确使用这些材料和设备,血液相容性研究为其开发提供了指导,帮助评估使用不同材料的风险。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0993 - 4)制定的指南使用五个主要方面来评估血液相容性,包括:
- 血栓形成
- 凝血
- 血小板
- 血液学和免疫学与补体系统的相互作用
- 白细胞和炎症因子
ISO - 10993 - 4还将与血液接触的设备分为三大类: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