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信息、语言与社会

第八章 信息、语言与社会

本文为 控制论 第一部分笔记

维纳在这部分猜测,社会动物再产生语言以前,已经有了一种活泼的。富于变化的通信方式,比如“肢体语言”,“情绪语言”。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当时“世界新生,很多事物都只能靠指指点点”

这也是黑格尔所说的“那个”,最大的无所不包的概念的进化。

还有什么团队的信息和个人的信息的区别,没有很好的论证,在此不做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维纳在这里批判了自由主义以及把自由主义作为信仰的行为,他说社会政治组织极度缺乏有效的内稳定过程(外禅内定,=是吧),他说自由主义几乎在美国称为国教(威尔逊主义之类的),

自由主义说自由竞争本身就是一个内稳定过程:人们自私的行为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也就实现一般均衡价格,价格稳定(在此强烈推荐厦门大学 林金忠老师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课程 网络上有,非常精彩,对于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有相当平衡的叙述,兼顾细节与整体)

当然这一观点是纯粹的庸俗经济学,就事论事,只关注表面现象,把表面上导致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也就是供求数量与供求关系,看作商品价格的本质决定因素,充满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傲慢,也就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看到的就是对的,就是本质,进而利用边际效用理论否定劳动价值论,再进而用一般均衡或者帕累托最优代表社会最优,最有效率,利用要素分配理论将当前社会的分配关系合理化。在此不做论述。

维纳批判自由主义,说市场是赌局,是垄断资本的家族赌场。确实是这样,垄断是自由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矛盾的转化,自由主义是一种发展状态,自由竞争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大鱼吃小鱼,必然会有垄断。维纳利用冯诺依曼的博弈论,做了如下非常精彩的表述:

市場是赌局;实际上,它就象是垄断资本的家族睹場,因此,它严格地服从冯·诺意曼和摩根斯特恩所发展的一般博奕理論,这个理論的基础是假定每个参加博奕的人在每一阶段上根据他当时得到的信息,使用一种完全理智的策略来进行博奕,这种策略保他最終能得到期望中的最大可能报酬,因此,市場上的赌博是由完全理智的、完至无情的赌手来进行的,即使在只有两个赌手的情况下,这一理论也很复杂,虽然这个理論常常使博奕进行的路线是死板的,然面,在許多有三个参加者的場合,以及在极大多数有很多参加者的場合,博奕的結局就非常难于确定也非常不稳定,各个参加者由于本身的食然不得不结起同盟;但这种同盟–般利不能使他們朵取統一的、决定性的行动,而是常常以互相出卖、背叛和欺诈告終,这种情况在較高級的商业界生活中或是极为类似的政治、外交和战争生活中太常見了,这种情形长此下去,即使最聪明的最无原則的唯利是图的人也会傾家蕩产;如果这些唯利是图的人对此生厌,同意和平共处,最大的报酬就会落到那个等待时机以便撕毁协定、出卖同件的人身上,这里沒有任何的内稳定作用,大家都被掩入繁荣和衰落的商业周期中卷入掩入接二速三的独裁制和革命中,捲入那种人人受到损失的战争中,这是当前时代的一个眞正特征

显然,维纳作为数学家,论证的角度确实清奇,但不如列宁高明,列宁的帝国主义是。。。。最高阶段的一书,论证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要超过维纳。

当然,事实并非总是不稳定的,因此维纳也批判了冯诺依曼

“当然,冯·诺意曼把博奕者看作完全理智的、完全无情的人,这是一种抽象,也是对事实的歪曲,一大羣十足聪明十足无原則的人互相勾心斗角,这是十分稀見的,当子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也会有傻瓜,当傻瓜聚集得相当多的时候,他們就給騙子提供更为有利的剁削对象,傻瓜的心理已成为很值得骗子去认算注意的题目,傻瓜并不是按照冯·诺意曼的博奕者的行为力式去寻求自己的最終利签,他的行动是可以预测的,就象迷宫中的老鼠一般,这一种說謊方法–即不說眞話—会使傻瓜去购买某一种牌子的香烟;那一种說謊方法可以引誘他去投某个候选人–任何候选人–的票,或者去参加政治迫害,如某一政党所希望的,把宗教、色情文学和伪科学恰当地配合起来就能推广某一画报的銷路,某种甜言蜜語、賄赂和恐吓的混合物会引誘一个年的科学家去研究导弹或原子弹,为了把这些事情办成,我們有一套机构去調查无钱电听众的意见,去举行选举测,去进行輿論抽查以及其他的心理研究;而且总会有統计学家、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把自己的一套本颌出卖給这些事业

维纳显然比很多经济学家高明得多,看到了“御用文人”的本质(如…)

但他显然也犯了错误,维纳说小而紧密的社会具有巨大的内稳定性,
从一定的时期确实是这样,但生产力停滞不前,明天的生活不过是今天的重复,在这里,时间运动而历史静止,因此不能用这样的描述,内稳定性应该在历史的时间上而非现实的时间上进行考量,虽然实际生活中更注重对于现实的时间进行考察,毕竟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维纳继续批评美国,
“只有在大的社会里,那些大亨們才可以靠财富使自己觅于飢餓,靠隐居和埋名改姓逃避社会輿論,靠誹謗法和拥有各种通工具来抵制私人批评;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殘忍才能到达它的最高峰,对于社会所有这些反内稳定的因素来说,通讯工具的控制是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

非常好,但是接着,他仍然犯了错误

“本书的教訓之一就是,任何组织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内稳定性,是由于它具有取得、使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这显然是浮于表面,抓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根本的因素。同时,内稳定性真的是需要追求的对象,需要达到的目标吗?

维纳认为,报纸传媒无线电,作为通信的手段,却日益被牟利目的驱使着称为商业工具

“我国(这里指美国)的社会是以买卖为基础的社会,这是大家公认的,在这里,无論自然資源或是人力資源都被认为是具有足够魄力去制削这些脊源的第一个实业家的絕对財产(所有制不是自然的!),通讯工具的次要方面愈来愈使占它的主要方面(辩证法,看到了吗,这就是辩证法),由于通讯本身日精巧幷且需要更多费用,这就更加助长了上述的情况(我愿称之为通信的异化),多村报纸虽然可以使用自己的記者去乐訪村子里的消息,但是它要出錢去购买国内新闻,去购买由报业辛迪加发行的特写和“鉛板”式的千篇一律的政論,无线电电台依靠广告得到收入,谁給錢誰就来点曲子,到处都是一样,大的新聞采访部化錢太多了,一个中等资本的出版商是供給不起的书籍出版家集中出版那些可能一下子被被书俱乐部全部包买下来的书籍,大学校长和主教,即使他們沒有取得个人权力的野心,也得維持一个非常化錢的机构,他們只能到有錢的地方去找錢.

因此,从各方面看,通訊工具都受到重重約束:賺少的被代之以賺錢更多的;而这些工具都掌握在极少数的富人阶級手里,因而自然是表达这个阶級的意見的;

因为通讯工具是取得政治和个人权力的一种主要手段,它們首先吸引来的是那些对这种权力抱有野心的人,什么通讯系統比所有别的系統应该对社会内稳定性更有贡献,它就直接被常握在那些最醉心于争权夺利的人的手中。而我們已經知道,这种争夺是社会中主要的反内稳定性的因素,因此,毫不必奇怪,遭受这种破坏势力影响较大的社会比起较小的社会来,可以共同使用的信息反而少得多,至于构成所有社会的个人的内部通信租織(神經系),那就比社会好多了,国家就象狼群一样(虽然我們希望不至于如此),它比它的大多数成员更为愚蠢."

这种争夺(对造成内稳定性的工具的争夺)是社会中主要的反内稳定性的因素,这就是辩证法

维纳继续说

"
上述的意見同大企业策导人、大实驗室負责人等等所鼓吹的那种見解相反,他們认为,因为社会比个人大,所以比个人有理智,主张这种見解的人一部分只是由于象小孩子一样的喜欢大、喜欢鋪张的心情,一部分是由于有人以为大的租可能好一些,但是其中不少人不过是着眼在:寻找获利的机会和满足貧慾
"

看看德意志意识形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维纳在这里的分析不可谓不唯物。

而对于寄希望于政府的调和主义者,维纳也提出了生动的批评

“另外有一羣人对现代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不满,他們有一种总以为能想出办法的乐观心情(政府万能论!),这使他們过高地估针了社会中可能有的内稳定因来,纵然我們对这些人会表示同情,我們了解他們在情緒上处在进退維谷的境地,但是我們不能給这种如意算盘以太高的估价(!),这种想法就象老鼠想給猫掛上铃铛一般,无疑的对于我們这些老鼠说,给这个世界上的掠夺性的猫都掛上给是极可喜的,但是誰去掛呢?谁給我們保证无情的权力不会回到那些最食图权力的人的手中去呢?”

弗里德曼在一次演讲中说:“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他最终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虽然弗里德曼就是依托答辩,在那次演讲中表现了对现实惊人的无知与傲慢,竟然认为有大量的证据能够表明美国的阶级流动性十分流畅(那个小哥的反驳应该基于两点
1 更多证据能够表明相反的结论 2 弗里德曼的证据本身有问题 可惜他提问之前没思考,而且表达也不严谨,当众出丑了)

但这句话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话,好不在于其正确性,实际上不正确,而在于他能引发思考。

维纳显然不是一个革命者,不是他是一个谦虚的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能够认识到自然科学和所谓的“社会科学”是具有本质差别的,我个人认为“社会科学”就是一个伪词,他让实证主义、科学主义高高在上地进入了社会经济政治等等和人与人关系相关的研究领域。


我提起这一点,因为我有些朋友非常希望这本书里可能包含的新思想会发生某种社会效用,我认为这是虚假的希望(向大科学家学习),他們确信人們对物质环境的控制已远远超出人們对社会环境的控制和理(导致了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盛行,xxx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导致的科学研究高人一等思潮),因此,他們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自然科学中的方法推广到人类学、社会学、济学方面去,希望能在社会领域里取得同样程度的胜利,他們起初相信这样做是必要的,进而相信这样做是可能的,在这点上,我认为他們表示了过分的乐观,幷且解了一切科学成就的性貭.


一門精密科学的所有巨大成功都是在这样的一些领城里得到的,在那里,可以把观察者与現象高度地分离开来,我們在天文学中见到,这种分离是由于某些现象比起人来太巨大了,因此即使人费尽力气,也不能对天体世界发生毫影响,更不要說光是看它一眼了,另一方面,在现代原子物理学,即关于无法形容的微小东西的科学中,我們做的任何事情的确对多个別粒子都起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对各个粒子来說是巨大的,但是,无論从空上或时間上說,我們都不是生活在象粒子那样的标度中,一个观察者按照其生存的标度来看认为可能有巨大意义的事件,在我們看起来只是由大量粒子合作产生的平均集体效应–不錯,有些例外,例如在威尔逊云室的实验中,就这些效应来说,其时間隔对个别粒子及其运动說来是很人的,因此我的統计理論有符合要求的足够生础。总而言之,要去影响星辰的运行,我們太渺小了;要去观察分子、原子和电子,我們又太大了,因而只能观察它們的集体效应,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下,我們同我們所研究的現象进行相当松弛的耦合,我們只是从这种耦合中得出集体性的总的解释,虽然这种耦合对我們說来还不够松弛到可以完全忽略的程度,


在社会科学中,极难使被观察的现象和观察者之間的耦合减到最低限度,相反,观察者能够对他所关心的現象施展巨大影响。虽然我十分尊敬我的那些人类学家朋友的智慧、本領和诚实目的,但是我幷不认为他們所考查的任何社会以后将永远不变,许多教会人士在給原始語言写成文字的过程中,把語解成永人的法律,一个民族的社会习惯可以仅仅因为对它进行调查工作而消失或发生变化,在另一种意义上,这就是常说的“翻者是叛逆者的意思.

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家没有从永恆的、与时地点无关的角度来冷静观察他的科目的那种便利,也许有一种人类微生物的羣众社会学,这門科学观察人类就象观察瓶子里的果蝇一般;但这不是我們这些人类微生物所特别关心的社会学,我們对人类在永恆相之下(sub specie aeternitatis)的兴亡苦乐很难有动于衷,人类学家所报告的习俗,是那些寿命同他自己一般长的人們的习俗(这些习俗是和那些人的生活、教育、事业和死亡牵速着的),经济学家最关心的是预测几十年以内产生的或是至少对一个在他事业的各个阶段中起影响的那种商业周期,现在很少有政治哲学家会把他的研究局限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中

对股票市場的研究很可能把股票市場弄糟

是这样的

最后,在这一章的附注的内容,维纳说的基本是现代强化学习这一领域的内容,和Q-learning的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在此不做赘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