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视觉系统
1.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指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CMOS 和CCD 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2.视觉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照明光源
2)镜头
3)工业摄像机
4)图像采集/处理卡 (模拟相机)
5)图像处理系统
6)其它外部设备
模拟相机视觉系统(数字相机无图像采集卡)
二、工业相机
工业相机:机器视觉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件,其最本质的功能就是将光信号转变成有序的电信号。选择合适的相机也是机器视觉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工业相机特点与普通相机的区别:
1、工业相机的性能稳定可靠易于安装,相机结构紧凑结实不易损坏,连续工作时间长,可在较差的环境下使用,一般的数码相机是做不到这些的。
2、工业相机的快门时间非常短,可以抓拍高速运动的物体。
(例如,把名片贴在电风扇扇叶上,以最大速度旋转,设置合适的快门时间,用工业相机抓拍一张图像,仍能够清晰辨别名片上的字体。用普通的相机来抓拍,是不可能达到同样效果的。)
3、工业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是逐行扫描的,而普通的相机的图像传感器是隔行扫描的。
4、工业相机的帧率远远高于普通相机。工业相机每秒可以拍摄十幅到几百幅图片,而普通相机只能拍摄2-3幅图像,相差较大。
5、工业相机输出的是裸数据(raw data),其光谱范围也往往比较宽,比较适合进行高质量的图像处理算法,例如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应用。而普通相机拍摄的图片,其光谱范围只适合人眼视觉,并且经过了mjpeg压缩,图像质量较差,不利于分析处理。
6、工业相机(Industrial Camera)相对普通相机(DSC)来说价格较贵。
三、关键名词解释
1. 分辨率(Resolution):
相机每次采集图像的像素点数,一般对应于光电传感器靶面排列的像元数,如1920*1080。
2. 像素深度(Pixel Depth):
每位像素数据的位数,常见的是8bit,10bit,12bit。分辨率和像素深度共同决定了图像的大小。
结合最大帧率,可计算出一秒需要传输和处理的数据量:
例如对于像素深度为8bit的500万像素,则整张图片应该有
5000000*8/1024/1024/8=4.768 MB(1B=8bit,yte1024Byte=1KB,1024KB=1MB)。
增加像素深度可以增强测量的精度,但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速度,并且提高了系统集成的难度(线缆增加,尺寸变大等)。
3. 最大帧率(Frame Rate)/行频(Line Rate):
相机采集和传输图像的速度,对于面阵相机一般为每秒采集的帧数(Frames/Sec),对于线阵相机为每秒采集的行数(HZ)。
1)相机的帧率,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帧数越低
2)考虑到由运动控制等延时,我们的帧频要大于检测频率
3)人眼识别>16fps时会判断为连贯的,FPS为帧每秒。
结合见下面实例:一秒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