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机器人之父恩格尔伯格的诞辰,正是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1958年恩格尔伯格建立了Unimation公司,利用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所授权的专利技术,于1959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他对创建机器人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83年,就在工业机器人销售日渐火爆的时候,恩格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们毅然将Unimation公司买给了西屋公司,并创建了TRC公司,开始研制服务机器人。
恩格尔伯格认为,服务机器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将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一旦服务机器人像其它机电产品一样被人们所接受,走进千家万户,其市场将不可限量。
现如今机器人遇见了很致命的问题,机器人若是不能“聪明”的行走,普通人便很难认可一个机器为“机器人”,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以移动的机器人却难以避免“碰壁”的意外,无论是靠轮子移动的扫地机器人,还是可以迈开步伐的仿人型机器人,撞破南墙还回不了头的窘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某些机器人“看不见”、“看不清”甚至是“看不懂”。
如何才能让机器人“聪明”地行走,不再碰壁,那就必须给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小脑”。
“眼睛”激光扫描测距雷达
上面是思岚科技出品的激光雷达“RPLIDAR A2”,RPLIDAR A2作为机器人的核心传感器,可360度全方位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测距检测,进而获取周围环境的轮廓图。激光雷达采样频率越高,测量精度越高,采样点越密集,越能快速地响应环境信息并进行避障。A2的采样频率10Hz,也就是每秒10圈,配合内置算法,可以大幅提高测量精度;同时,A2采样次数次高至4000次,机器人可以获得更加密集的采样点。
“小脑”自主定位导航模组SLAMWARE
SLAMWARE是一种单模块化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模组,集成了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及配套路径规划功能,内置多种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可以实现未知环境中的即时定位、路径规划,并直接输出高达5cm分辨率的机器人周围环境地图,且不存在误差累计问题。只要提供5V供电并与RPLIDAR激光雷达连接即可工作。同时,SLAMWARE还提供了通讯接口,结合SDK即可实时获取高精度机器人位置信息,以及SLAMWARE自主构建的环境地图数据,方便进行灵活、多样的功能扩展。
机器人有了“眼睛”和“小脑”之后就不会出现“看不见”、“看不清”甚至是“看不懂”的问题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是恩格尔伯格所认为的那样,服务机器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将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