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浪味仙 排版丨浪味仙
行业动向:1700字丨4分钟阅读
内容提要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以系统工程的方式,加速验证“工业实用级量子计算”路线。
DARPA 已将其旗舰量子计算项目 QBI(量子基准测试计划,Quantum Benchmarking Initiative)推进到关键的 B 阶段,此次共 11 家企业晋级,涵盖五大技术路线,标志着量子基准测试计划已从概念架构提案,正式启动对“实用级”量子计算架构进行严格的技术验证。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近日宣布,其旗舰项目“量子基准计划”(Quantum Benchmarking Initiative, QBI)正式进入第二阶段(Stage B),标志着美国在量子计算战略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此次共有 11 家企业成功晋级,包括 Atom Computing、IonQ、IBM、Xanadu 等多家技术路线代表,涵盖中性原子、离子阱、超导、硅自旋与光子五大量子体系。
量子基准测试计划 (QBI) 启动于 2024 年 7 月,由自称“量子怀疑论者”的物理学家 Joe Altepeter 主导。不同于传统的开放式科研资助,QBI 采用三阶段评审机制,以评估到 2033 年是否能建成具有“工业实用价值”的量子计算机。

Joe Altepeter(图源网络)
据此前报道,首批进入 A 阶段的企业约有 18 家,其中既有 IBM、惠普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有像 Alice & Bob 这样的美法合资小型初创公司。
根据流程,顺利通过 A 阶段的公司将进入为期一年的 B 阶段,届时 DARPA 将对晋级公司的研发路线与方法进行深入评估,成功通过评估的公司将进入最终的 C 阶段,由 QBI 的独立验证与确认(IV&V)团队对入选公司的量子计算硬件进行实测检验。
此次晋级 B 阶段的企业,需提交详细的研发计划,明确风险缓解策略与原型开发路线图。DARPA 表示,这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评估哪些架构能够在未来八年内达到“工业实用价值”标准,即量子计算的实际效益超过成本投入。
DARPA 在声明中指出,量子领域的多样化使其不可能以单一路径推进,因此项目将继续保持开放架构,鼓励异构技术共竞。目前尚未进入 B 阶段的公司包括 Google、HP Enterprise、Rigetti 等,部分仍处在合同谈判阶段,谈判完成后也可能会被列入名单。
对于量子基准测试计划 (QBI),DARPA 在项目说明中明确写道:“QBI 是对现有‘实用级量子计算未探索系统’(US2QC)项目的延伸,与量子基准(QB)计划相关但独立。后者回答的问题是:如果一台完整的量子计算机今天出现,它能做哪些经典计算机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

图源网络
在这一新阶段中,DARPA 的工作重心正从“理论可行”转向“工程可建”。项目负责人表示,QBI 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为政府、产业与资本提供量化标准与现实信号。
DARPA 同时强调,QBI 并非竞赛,而是一项系统性科学验证:“我们将基于每家公司方案的独立价值进行评估。最终,可能有多家、一家,甚至没有任何一家能在八年内实现目标,但全面评估本身正是理解量子计算技术真正潜力的关键。”
这一开放性框架,体现了 DARPA 独特的“科学国家战略”逻辑:通过体系化的验证与工程化的评估,为量子计算从理论到现实铺设路径。它既是科研计划,也是国家工程,旨在定义量子未来的真实边界。
在如今全球量子竞赛的表象之下,量子基准计划 (QBI) 更像是一场关于秩序治理与技术主权的实验。通过 QBI,美国正在将量子研究从“科学的可能性”转化为“工程的必然性”,从理想主义的突破叙事,回归到冷静的系统验证与资源配置逻辑。
如果说过去十年,量子计算的故事大多书写“突破”神话,那么未来十年,它的叙事将回归“验证”现实,而眼下率先进入实用阶段的专用量子系统,或许正扮演着 QBI 这类宏大战略的现实前锋。
Reference:
https://www.darpa.mil/research/programs/quantum-benchmarking-initiative
7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