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团子学SAP PS:增加WBS元素为分摊发送方提升单个项目内部成本精准归集 KSV1/KSU1

本文介绍了SAP系统中如何处理无法直接归属到特定WBS元素的成本,通过两个实际案例展示了成本分摊的过程,包括安装调试费和差旅报销费的分摊方法,并提供了技术实现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阅读须知:本文仅用于SAP软件的应用与学习,不代表SAP公司。(注:文中所示截图来源SAP ERP软件,软件相应著作权归SAP所有)

功能业务背景介绍

在项目的实际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往往很多公共费用是无法先直接归集在单个项目中的某个具体WBS元素上的,有时费用只能先归属在部门上,月结前按照一定的分摊方式将成本分摊到项目中。

此外在部分业务场景中,单个项目中发生的一些费用也无法直接归属于最明细的WBS元素,而是也只能先归集在某公共费用的WBS元素中,后面通过分摊分配的形式再转移至明细的WBS元素上。

实例拓展

下面用两个实际业务的场景加深大家对此单个项目内WBS元素的分摊分配的理解:

案例1

CAPEX001为一个投资型项目,主要为购置A\B\C三个资产,资产到货后后续由外部施工团队整体进行安装调试,并统一进行收费。对应在系统中的CAPEX001WBS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资产A/B/C的采购可通过物料的采购订单进行管理,后期收货后将采购费更新至对应的WBS中。此时资产A/B/C三个WBS元素可以与IM(投资管理)模块进行集成,在下达时自动生成在建工程卡片并更新对应的结算规则。

而后面的安装调试费由于外部供应商是统一安装调试不存在相关的明细,所以可以先将对应的费用归集在单个WBS元素中。

按照会计准则,这部分针对资产A/B/C的安装调试费用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分摊至每一个资产的在建工程余额中,后期等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应合并结转形成中的固定资产余额。

所以可利用SAP中CO模块的分摊分配工具,将资产安装调试WBS上的余额按照规则(比如资产A/B/C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占比等方式作为分摊因子)分摊至资产A/B/C对应的WBS余额中。

案例2

某客户项目中需要向客户交付两台定制化机器,公司将这两台机器拆分为两个子项目,两个子项目因为进度有些差异,客户按照合同分别结算。

在此场景中,子项目A及子项目B都是开票型WBS元素,分别分配至销售订单的不同行项目中。在实施过程中对于项目人员来说都是同一个项目,差旅报销按照统一的WBS元素提报。

因为子项目A、子项目B是各自确认自己的收入,所以差旅报销的费用应当分摊至两个项目中结转至在制品或主营业务成本。所以此时差旅报销WBS元素作为成本分摊分配的发送方,按照一定规则将成本分摊分配至子项目的成本余额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拓展:分摊的因子不只是WBS的计划成本占比、实际成本占比等,还可以与WBS一些属性信息联系起来,比如不同WBS人员的数量,重量、深度等其他指标。具体细节信息可参考历史文章:跟着团子学SAP PS:利用项目统计指标(SKF)提升项目成本核算的精准性

技术细节

然而系统标准提供的分摊分配工具中,如下图所示WBS元素没有体现在分摊分配的发送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增加WBS元素为成本分摊分配的发送方,需要在分摊分配工具中激活WBS元素作为成本分摊分配发送方。

输入事务代码SE38,填写RKALPSAC后点击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激活界面中,选择WBS元素,按照实际场景可在分摊分配中均激活WBS元素为发送方或只激活分摊中的WBS元素或分配中的WBS元素等等,测试运行没问题后需要点击Update Run正式运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再进入创建分配循环的界面中可以看到此时在发送方中增加了WBS元素作为发送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一块技术实现是比较简单的事情,最为关键的还是需要站在财务角度的上仔细琢磨分摊分配对应合适的因子、成本发送方、成本接送方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在SAP中如何实现SKU级别的多种费用自动分摊的功能。我需要先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结合SAP的相关模块和功能来回答。 首先,用户提到的SKU级别,这意味着分摊需要细化到具体的库存单位,可能是产品、物料等具体项目。多种费用的自动分摊,可能需要将不同的费用类型(比如运输费、包装费、仓储费等)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分配到各个SKU上。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SAP中与费用分摊相关的模块和功能。根据之前提供的引用内容,特别是引用[2]和引用[3],SAP费用分摊分配通常涉及CO模块(控制模块),使用事务代码如KSV5、KB31N等。此外,重过账(Reposting)也是一种法,允许将费用发送转移到接收,使用成本要素来跟踪分摊。 用户需要的是自动化的分摊,所以可能需要结合SAP的周期性分配或分摊法,如分配(Distribution)和分摊(Assessment)。这些功能可以定期执行,按预设的规则自动处理费用分摊。例如,使用统计指标(KB31N)来记录各SKU的消耗量或比例,作为分摊的基础。 另外,物料分类账(Material Ledger)可能也是一个相关点,但引用[1]提到不使用物料分类账的情况,所以可能需要其他法。可能需要使用次级成本要素来记录内部费用转移,特别是在分摊过程中涉及不同成本对象的情况。 需要确保分摊的规则能够细化到SKU级别,这可能需要在成本中心或内部订单中设置详细的成本对象,比如使用成本中心组合或WBS元素来对应不同的SKU。同时,可能需要自定义分配规则,比如基于数量、重量、体积或其他统计指标来确定分摊比例。 另外,自动化的实现可能需要后台配置,定义循环模板(如KSU5)或分配周期,以便系统定期执行分摊操作。同时,可能需要集成MM模块(物料管理)的数据,比如物料的移动数据,作为分摊的依据。 还需要考虑如何验证分摊结果是否正确,可能需要通过报表或事务代码如S_ALR_87013611来查看分配后的费用明细,确保每个SKU的费用准确无误。 总结下来,实现步骤可能包括:1)设置成本对象到SKU级别;2)定义统计指标或分配基础;3)配置分配循环或分摊法;4)使用事务代码执行自动分摊;5)验证结果。 现在需要将这些思路整理成结构化的回答,结合具体的SAP事务代码和模块,引用提供的参考资料中的内容,比如CO模块的KSV5、统计指标KB31N、重过账功能等。同时,需要确保回答符合用户要求的中文、行内公式格式正确,并生成相关问题。</think>在SAP中实现SKU级别的多种费用自动分摊,可通过以下步骤结合CO模块功能和分配规则实现: ### 一、费用分摊基础配置 1. **定义SKU关联的成本对象** - 使用$WBS$元素或$成本中心$与SKU绑定,确保每个SKU对应独立成本归集对象[^2] - 通过事务代码$KSH3$创建次级成本要素,用于接收分摊费用 2. **统计指标设定** - 使用$KB31N$维护统计指标(如SKU数量、体积等),作为分摊权重依据 - 需确保统计指标过账日期晚于原始费用记账日期[^3] ### 二、自动分摊实现1. **分配(Distribution)** ```ABAP 事务代码:KSV5 发送 = 原始费用成本中心 接收 = SKU对应成本对象 分配基数 = 统计指标/KB31N值 ``` 支持$初级成本要素$直接转移,适合直接费用分摊 2. **分摊(Assessment)** ```ABAP 事务代码:KSU5 使用次级成本要素过账 循环模板中配置SKU权重比例 ``` 通过$$ \text{分摊量} = \frac{\text{SKU统计指标值}}{\sum\text{所有SKU指标值}} \times \text{总费用} $$ 实现精确计算 3. **重过账(Reposting)** - 非周期性的灵活调整式 - 支持成本对象(如从成本中心到生产订单)的费用转移 ### 三、集成应用示例 1. 运输费用分摊流程: ``` 费用发生 → 归集到物流成本中心 → 创建分配循环(按SKU发货量KB31N指标) → 执行KSV5自动分配 ``` 2. 系统配置要点: - 在$OKEW$定义分配结构 - 通过$OKEZ$维护循环模板 - 使用$KSS2$分析分摊差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