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线形代数第一章 —— 行列式

文章介绍了行列式的基本概念,包括逆序数、行列式、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特别讨论了特殊行列式如上下三角形、范德蒙德行列式,以及行列式的计算性质,如转换为三角行列式和降阶性质。此外,还提到了行列式在解决线性方程组(克雷姆法则)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基本概念与性质

1.1 基本概念

(一)逆序和逆序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东西讲实话当初上课的时候是没有听过的(或者说是我不记得了),现在感觉也用的不是很多。网上也看了下,能大概看明白其实真正的数学是没有必要用逆序数来引进行列式的。我自己在后面的计算和应用中都是没有管这个逆序数的,当然到了后面,逆序数也几乎是消失了。考研大纲中也丝毫没提到这个排列和逆序,就不管它了。

(二)行列式

n 2 n^2 n2 个数组成的下列记号,称为 n n n 阶行列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

把行列式 D D D 中的元素 a i j a_{ij} aij 所在的整行整列去掉,剩下的 ( n − 1 ) (n-1) (n1) 阶行列式称为元素 a i j a_{ij} aij 的余子式,记为 M i j M_{ij} Mij ,称 ( − 1 ) i + j M i j (-1)^{i+j}M_{ij} (1)i+jMij 为元素 a i j a_{ij} aij 的代数余子式,记为 A i j A_{ij} Aij

1.2 特殊行列式

(一)上下三角、对角行列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 范德蒙德行列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行列式的特征就比较明显,第一行全是 1 。举个栗子就能看明白下面的累乘符号了。 V ( a 1 , a 2 , a 3 ) = ( a 3 − a 2 ) ( a 3 − a 1 ) ( a 2 − a 1 ) . V(a_1,a_2,a_3)=(a_3-a_2)(a_3-a_1)(a_2-a_1). V(a1,a2,a3)=(a3a2)(a3a1)(a2a1).

范德蒙德行列式不为 0 的充要条件是各个常数 a 互不相等。

(三) 分块行列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了第三个反对角,计算方法基本上和行列式里是一个数一样。

1.3 计算性质

(一)转换为上、下三角行列式

  1. 行列式与其转置行列式相等。
  2. 对调两行两列行列式改变符号。
  3. 行列式某行或某列有公因式可以提到外面。
    3.1 若行列式某行或某列元素全为零,则该行列式为零。
    3.2 若行列式某两行或两列元素相同,行列式为零。
    3.3 某两行或两列对应成比例,行列式为零。
  4. 某行或某列元素均为两个数之和时,可分解为两个行列式的和。
  5. 某行或某列的倍数加到另一行或另一列,行列式不变。

(二)降阶性质

一个其实就是大家都会的的按行或者按列展开,如果出现某一行 0 比较多,就可以展开那一行,比较方便。

另一个就是某行(列)与另一行(列)的代数余子式之积的和为 0 。这个在一些灵活的题目上可以发挥作用。

当题目中出现 A i j A_{ij} Aij A ∗ A^* A n n n 阶)时,应想到如下四个性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 , B A,B A,B n n n 阶矩阵,对应行列式的性质如下:

  1. ∣ A T ∣ = ∣ A ∣ |A^T|=|A| AT=A
  2. ∣ A m ∣ = ∣ A ∣ m |A^m|=|A|^m Am=Am
  3. ∣ k A ∣ = k ∣ A ∣ |kA|=k|A| kA=kA ,其中 k k k 为常数。
  4. ∣ A B ∣ = ∣ A ∣ ⋅ ∣ B ∣ |AB|=|A| \cdot |B| AB=AB (拉普拉斯法则)
  5. A A A 可逆,则 ∣ A − 1 ∣ = 1 ∣ A ∣ . |A^{-1}|=\frac{1}{|A|}. A1=A1.

二、应用

行列式的主要应用就是克雷姆法则了,用来判断方程组解的情况和求具体的解值。

对于齐次线性方程组: A X = 0. AX=0. AX=0.

  • 若方程组仅有零解 ⟷ ∣ A ∣ ≠ 0. \longleftrightarrow |A| \neq0. A=0.
  • 若方程组有非零解 ⟷ ∣ A ∣ = 0. \longleftrightarrow |A|=0. A=0.

对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 X = b , A ‾ = [ A ∣ b ] . AX=b,\overline{A}=[A |b]. AX=b,A=[Ab].

  • 若方程组无解 ⟷ r ( A ) ≠ r ( A ‾ ) . \longleftrightarrow r(A) \neq r(\overline{A}). r(A)=r(A).
  • 若方程组有解 ⟷ r ( A ) = r ( A ‾ ) . \longleftrightarrow r(A) = r(\overline{A}). r(A)=r(A).
    • 若方程组有无数解 ⟷ r ( A ) < n ⟷ ∣ A ∣ = 0. \longleftrightarrow r(A) <n \longleftrightarrow |A| = 0. r(A)<nA=0.
    • 若方程组有唯一解 ⟷ r ( A ) = n ⟷ ∣ A ∣ ≠ 0. \longleftrightarrow r(A) = n \longleftrightarrow |A| \neq0. r(A)=nA=0. 且有: x 1 = D 1 D , x 2 = D 2 D … x n = D n D . x_1=\frac{D_1}{D},x_2=\frac{D_2}{D} \dots x_n=\frac{D_n}{D}. x1=DD1,x2=DD2xn=DDn.

其实这一块内容不应该放在这里的,等到后面方程组那一章学了大概再来看这里最好。如果有疑惑地方,可以等后面的文章出来,到时候还会再提到这个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ouglasssssss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