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级对话:2025.11月马斯克对话黄仁勋最新实录

 Datawhale干货 

对话:马斯克、黄仁勋,编译:Datawhale

11月19日,在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马斯克与黄仁勋罕见同台,一位拥有全球最多的财富,一位拥有全球最大的公司。这场对话超越了常规的商业互捧,直抵“智能经济”的物理底座:从摩尔定律的终结,到人形机器人如何改写GDP,再到为何AI最终必须“上天”。

以下是对谈实录的独家精译。

颠覆不是目的,创造才是——关于“第一性原理”与人形机器人

主持人: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从“能源经济”向“智能经济”跨越的历史性时刻,这背后是高达数万亿美元的机遇。Elon,你一直痴迷于“第一性原理”(黄仁勋称之为“一阶缩放”),你用这种思维把电池成本打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现在,你似乎正打算对机器人的电机和执行器做同样的事。你是如何利用这种思维不断颠覆每一个行业的?

马斯克:其实,我的初衷往往不是“颠覆”,而是“创造”。

拿 SpaceX 来说,以前根本没有“可重复使用火箭”这回事。但彻底改变太空旅行经济模型的本质,就在于可重复使用性。这就好比坐飞机,如果你每次飞完都把飞机扔了,那飞行成本肯定是个天价。

再说电动车,当我们刚开始做 Tesla 时,市面上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电动车,据我所知你根本买不到。我们的目标仅仅是造出一辆既让人惊艳又买得起的电动车。

至于人形机器人,现状是:市面上没有真正有用的产品。你能看到很多噱头,很多花架子,但没有实际用途。我认为 Tesla 会制造出第一批真正有用的人形机器人。

这将是一场巨大的革命。谁不想要个属于自己的 C-3PO 或 R2-D2 呢?我觉得每个人都想要,甚至想要好几个。这将是有史以来体量最大的产品——比手机、比任何东西都要大。

主持人:您如何量化它在未来社会中的角色?

马斯克:未来的机器人会比 R2-D2 和 C-3PO 加起来还要好用十倍。

你看,人们总是谈论“消除贫困”。但这话题聊了多久了?那是很多空谈。很多 NGO(非政府组织)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们没能成功。

但我相信,AI 和人形机器人将真正彻底消除贫困。

Tesla 不会是唯一的玩家,但我认为我们会是先驱。道理很简单:让全人类富裕起来的唯一路径,就是极致的生产力提升,而这只能靠 AI 和机器人技术来实现。

AI 工厂:从“检索”到“生成”——计算范式的根本性转移

主持人:我们刚刚见证了沙特与美国的战略合作,承诺投入资本与能源来激活 AI 生态。Jensen,请告诉我,在这个生态里,“AI 工厂”的下一步是什么?

黄仁勋:我非常喜欢这个说法:沙特正在从“炼油厂”转型为“AI 工厂”,这是一个完美的进化故事。毕竟我常说,AI 本质上就是基础设施。

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看,我们要理解这种转变有多剧烈:过去的计算,主要是“基于检索”的(Retrieval-based)。 比如你输入一个搜索词,系统就像去图书馆翻书一样,把你想要的内容——无论是文章、图片还是广告——找出来给你。这些内容是预先做好的,放在那里的。

但今天,软件正在变成“实时生成”的(Generative)。当你使用 Grok(xAI的模型)时,它给你的每一个回答,都是基于你的上下文、你的身份、当下的语境实时算出来的。这意味着,如果你我问同样的问题,或者你在不同时间问,得到的结果都是独一无二的。

既然每一次计算结果都是全新的、无法预存的,你就需要在世界各地建立“AI 工厂”来实时生产这些数字智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这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它不再是死板的预设程序,而是具备语境感知的智能。

效率悖论:AI 会让我们更闲还是更忙?——关于未来工作的预言

主持人: 很多人担心,如果我们引入数千万机器人,人类的工作怎么办?

马斯克:如果你问的是长远——比如10年、20年后,我的预测是:工作将变成一种“选择”。

这就像现在的体育运动或电子游戏。你想工作可以,不想工作也行。这就好比你可以去超市买菜,也可以选择自己在后院种菜。后院种菜显然更累、效率更低,但有些人仍然这样做,因为这是一种乐趣。未来,工作就是那种“后院种菜”。

当然,从现在到那个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推荐大家去读 Iain Banks 的《文明》(Culture)系列科幻小说,那是对 AI 的正向未来的最佳描绘。有趣的是,在那本书的设定里,金钱已经不存在了。

如果把时间轴拉得足够长,只要 AI 和机器人持续进步,金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将失去意义。当然,物理限制依然存在——比如电力、质量、原材料,这些是硬约束。但货币?那可能只是个过时的概念。

黄仁勋:我想补充一个短期的视角。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所有人的工作方式都会变。因为那些枯燥、费力、极难处理的任务将变得非常简单。

但这就带来一个悖论:当你的效率变高了,你反而会变得更忙。为什么?因为作为人类,我们的创意和想法是无限的。我相信 Elon 会因为 AI 变得更忙,我也一样。以前我们积压了太多想做但没时间做的想法,现在有了工具,我们只想把这些想法全部实现。

举个现成的例子:放射科医生。以前人们预测 AI 读片会让放射科医生失业,结果呢?恰恰相反,我们现在雇佣了更多的放射科医生。 因为医生的核心目标不是“看片子”,而是“诊断疾病”。AI 极大地提高了看片效率,让医生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模态,花更多时间去跟病人沟通。结果就是,医疗系统的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了。这就是 AI 在短期内带来的生产力红利。

震撼发布:500兆瓦的野心——xAI 与 NVIDIA 的最新合作

主持人: 今天有没有什么重磅消息?

马斯克:xAI 正在与沙特合作建设一个 500 兆瓦(MW)的超大项目,第一阶段先从 50 兆瓦开始,我们正与 NVIDIA 紧密合作来实现这一点。

黄仁勋:这真的很疯狂。我要特别提一下我们的合作伙伴 Alat。我们刚帮这家公司起步,结果他们一上来就签下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客户——Elon Musk。

你能想象吗?一家营收几乎为零的初创公司,第一单生意就是给 Elon 建数据中心?而且一出手就是 500 兆瓦的规模(注:这约等于一个中型城市的用电量)。这家公司的业绩曲线简直是垂直起飞。

此外,我们还在做一些很酷的事,比如 Omniverse(全宇宙平台)。我们不仅需要聊天机器人,我们需要“物理 AI”。我们在数字世界里创造了一个遵循物理定律的孪生工厂,让机器人先在里面“学会”怎么做机器人,然后再去现实世界工作。这也是我们与沙特合作的重点之一。

终极推演:为什么 AI 必须上天?——卡尔达肖夫指数与能源瓶颈

主持人: 昨晚很多人让我问你这个问题,Elon,请接招:AI 真的会进入太空吗?

马斯克:只要人类文明能延续下去——我有信心它会的——AI 走向太空就是一种物理上的必然。

这里我们要引入“卡尔达肖夫指数”的概念。如果你想让文明升级,利用恒星(太阳)能量的比例哪怕只提高一点点,你就必须去深空部署太阳能 AI 卫星。

算一笔账:地球大概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这意味着,太阳系里 99.999...% 的能量都在太空中被浪费了。如果你想要获得比地球现有产能高出一百万倍的能量,唯一的去处就是太空。

而且我做过估算,在太空中运行 AI 的成本效益将以压倒性优势胜过地面。这不仅仅是因为太阳能,还因为散热

看看我们现在造的超级计算机,假设一个机柜重 2 吨,其中 1.95 吨可能都是冷却系统。如果不算冷却,那个算力核心其实很小。在太空中,你不需要水冷,直接通过辐射散热就行;你也不需要造复杂的电厂,因为太空中永远是大晴天,连电池都不需要。

这甚至不需要等很久,可能未来 4-5 年内,部署 AI 算力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发射太阳能 AI 卫星。

黄仁勋:Elon 说到了关键点。我们在地球上已经撞墙了。 如果你想每年增加 200-300 吉瓦(GW)的 AI 算力,在地球上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一年的总用电量大概也就 460 吉瓦。你要是再建个 300 吉瓦,相当于要把美国的电网扩容三分之二,这在物理基建上太难了。

如果你想达到“太瓦级”(Terawatt)的算力,那就只能去太空。那里有无限的能源,而且没有大气层的干扰,太阳能板连玻璃盖板都不需要,成本极低。所以,这就是终极方案。

泡沫之辩:我们处于 AI 泡沫中吗?——黄仁勋的“计算第一性原理”反击

主持人: 考虑到现在如此疯狂的资本投入,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会迎来 AI 泡沫吗?

黄仁勋:这问题很好。但要回答它,我们需要回归计算机科学的第一性原理,看看底层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有三股力量在同时作用:

第一,摩尔定律的失效与计算范式的更替。这是一个硬性事实:通用计算(CPU)已经推不动了。六年前,全球 TOP500 超级计算机里 90% 是 CPU;今年,这个比例掉到了 10%,剩下的 90% 全是加速计算(GPU)。即便没有 AI,世界也必须完成这次基础设施的更替,否则连处理基本的数据(SQL、数据表)都难以为继。

第二,推荐系统的进化。过去15年互联网的引擎是“推荐系统”。为什么你刷手机能看到你想看的新闻、广告、商品?全靠它。现在,这个旧引擎正在全面升级为“生成式 AI”。以前这部分跑在 CPU 上,现在必须全部迁移到 GPU 上。

第三,才是大家看到的“代理型 AI”(Agentic AI)。也就是 Grok、OpenAI、Claude 这些。

请注意,这第三层是建立在前两层基础之上的。即使没有那些聊天机器人,全球的数据中心也必须为了处理数据和推荐内容而进行大规模的硬件更新换代。

所以,当你意识到这是一场从“通用计算”向“加速计算”的刚性全盘迁移时,你会发现,留给所谓“泡沫”的空间其实很小,甚至可以说,目前的每一分投入都是合理的,因为这是基础设施的必经之路。

图片

一起“赞”三连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