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
1.项目成本管理是确保项目建设成本在批准的预算之内;
2.生命期成本计算:经常与价值工程计算结合使用,可降低成本、缩短时间,提高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质量和绩效,并优化决策过程。
3.项目成本失控的原因:1)对工程项目认识不足:对信息系统工程成本控制特点认识不足,对难度估计不足;工程项目规模不合理;实施的技术难度高,导致技术人员投入方面跟不上,工程建设需要建设单位对信息系统工程接受能力和观众转变跟不上信息建设的需要;缺乏责任意识、成本意识。2)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责任不落实;3)方法问题;4)技术问题。
4.相关术语:1)沉没成本: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的,而不能用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来改变成本(历史成本)。2)成本基准:经批准的按时间安排的成本支出计划,并随时反映了经批准的项目成本变更(增加或减少的资金数目),被用于度量和监督项目的实际非执行成本。
5.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
1)定义:项目成本管理包含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对成本进行规划、估算、预算、融资、筹资,管理和控制的各个过程,从而确保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工。
2.管理过程:
1)规划成本:为规划、管理、花费和控制项目成本而制定的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
2)估算成本:对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金进行估算过程。
3)制定预算:汇总所有单位活动或工作包含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过程。
4)控制成本: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管理项目基准变更的过程。
二、规划成本
1.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章程;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财务控制程序、历史信息和经验教训知识、财务数据库)
2.输出:成本管理计划:计量单位、精确度、组织程勋衔接,控制临界值、绩效测量规则,报告格式(制定各种成本报告的格式和编制预算)
三、估算成本
1)识别并分析成本构成的科目(资源矩阵);
2)根据已识别的项目构成科目估算每一种科目成本大小;
3)分析成本估算结果(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
4)输入:成本管理计划、范围基准、项目进度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风险登记册、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5)输出:活动成本估算、估算依据、项目文件更新。
四、制定预算
1.定义: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
2.输入:成本管理计划、范围基准、活动成本估算、估算依据、项目进度计划、资源日历、风险登记册、协议、组织过程资产。
3.输出:成本基准、项目资金需求、项目文件更新、风险登记册、活动成本估算、项目进度计划。
五、控制成本
1.定义:监督项目执行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管理成本、基准变更过程。
2.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资金需求、工作绩效数据、组织过程资产;
3.输出:工作绩效信息;成本识别、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的更新、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六、技术和工具
1.技术分析
回收期:投资项目未来现金净流与原始投资金额相等所经历的时间;
投资汇报率:企业从投资中获得的经济回报。
2.挣值管理:EVM,sv、pv、spi、cpi、eac、etc、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