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十大算法之一 “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学习算法,通过构建多棵决策树并综合其结果来提高分类或回归的准确性。它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评估特征重要性并捕捉非线性关系。文章介绍了随机森林的发展历程、算法原理和功能,并提供了Python代码示例。

 

作者主页:爱笑的男孩。的博客_优快云博客-深度学习,活动,python领域博主爱笑的男孩。擅长深度学习,活动,python,等方面的知识,爱笑的男孩。关注算法,python,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深度学习,pytorch,神经网络,opencv领域.https://blog.youkuaiyun.com/Code_and516?type=blog个人简介:打工人。

持续分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python相关内容、日常BUG解决方法及Windows&Linux实践小技巧。

如发现文章有误,麻烦请指出,我会及时去纠正。有其他需要可以私信我或者发我邮箱:zhilong666@foxmail.com 

        随机森林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强大且适用范围广的机器学习算法。它在随机选择特征和多个决策树的构建上做了优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分类器不确定性过大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讲解机器学习十大算法之一“随机森林”


 

目录

一、简介 

二、发展史

三、算法原理

四、算法公式加讲解

五、算法功能

        随机森林算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实践功能:

        1. 可以处理大规模、高维特征的数据

        2. 可以为特征重要性排序

        3. 可以捕捉非线性关系

        4. 可以处理缺失数据

六、示例代码

运行结果:

七、总结


一、简介 

        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 RF)是由Leo Breiman和Adele Cutler于2001年提出的一种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算法。它是由多个决策树构成的分类器,通过对每个决策树的投票结果来确定最终的预测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可以用于分类和回归分析。在分类问题中,每个决策树的输出结果为一个类别标签,通过投票来确定样本所属的类别。在回归问题中,每个决策树的输出结果为一个连续值,取所有决策树输出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有很多优点,例如:

  1. 可以处理高维度数据;
  2. 可以处理不平衡的数据集;
  3. 可以处理缺失值;
  4. 可以评估特征的重要性;
  5. 可以在大型数据集上高效地进行训练和预测。

        因此,随机森林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金融、医学、天文学等。

二、发展史

        随机森林算法是从决策树算法演变而来的。决策树算法最早由Ross Quinlan于1986年提出,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序的问题来对样本进行分类或回归。但是,决策树算法容易出现过拟合的情况,导致分类器的预测能力下降。

        为了解决决策树

评论 4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爱笑的男孩。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