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的关系方能长久,可惜大部分人就是不懂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产之路」

先说个真事,有个微信公号大V A,近年来在行业内名声渐长,年入几百万。A想认识另一位段位更高的大佬B,B业余也写公号,影响力大于A。A就开始打赏B,每次都按最高金额打赏,持续了一阵。突然有一天,B就在自己的公号推荐了A。

大家怎么看这件事?

从A的角度分析,想认识B,有几种途径:

  1. 请共同的朋友引荐介绍

  2. 自己直接联系,比如加微信或公号后台留言

  3. 主动打赏,引起大佬关注

方法1,需要有共同的朋友,且愿意帮助你,总之需要请中间人帮忙。万一不成,多一个人知道并不是什么光彩事。

方法2,几十万关注的大号,加大佬微信或公号后台私信留言的人太多,(而且基本都是一些了无新意的重复问题,其中绝大部分连问题都说不清楚,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大佬很忙,吃喝拉撒,管理公司,学习锻炼,陪伴家人,都比跟一个几十万之一的陌生人聊几句重要,尽管这对提问人可能很重要,但对大佬真的不重要。

方法3,打赏引起大佬关注,不麻烦别人,这点钱对自己也只是一点小意思,不成也没多大损失,综合起来成本最低。

从B的角度分析

大佬写公号,更多的是要传播自己的见解,打造影响力,从而对自己事业带来更大的帮助,或者其他更为长期的利益。

显性的、公开的,跟读者的共鸣和良性互动都是影响力的衡量指标。就微信公众号而言,最喜欢的互动方式就是:

  1. 打赏,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2. (高质量)留言,放出后读者都能看见,减少重复提问。

  3. 点「好看」,微信「看一看」推荐依赖的重要指标。

  4. 点广告。

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A成功引起B的注意,并关注到了A的公号,当然A的公号确实做得不错,于是B就在自己公号推荐了A。并有了后面的深度合作。其实大佬都喜欢认识优秀后辈的,只是他们时间宝贵,缺乏高效的筛选途径。

B推荐A公号,相当于给A背书,不仅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关注。并把A引进到自己的朋友圈,相对于A,这是巨大的回报,他出去谈合作,一说是B的朋友,在那个小圈子内,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B有没有获益呢?当然有,A回头推荐了B公号,也带去数量可观的关注,以及后续更多深度的合作和资源交换,同时B的朋友圈也需要新鲜血液。

总之,就是互利,双赢。

用心观察,不难发现,一切可持续合作的基础,都是互利互惠的。

公司和员工。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等公司,加班强度在业界都是出名的。为什么年轻人愿意牺牲身体健康,上杆子去这些公司呢?

一方面是平台好,专业水平提升快;另一方面是,潜在的期权、股份、分红回报很可观。

为什么企业又要淘汰老白兔呢,因为老白兔的投入产出比相比年轻人低,甚至会影响团队氛围。成了公司的负资产,让公司遭受损失。

上司和下属。健康的关系,一定是下属把事情做好,为老板分忧,让团队稳住基本盘,继续扩大阵地。上司为下属去争取更多资源和报酬。唯有这样,上下级才能互相依赖,团队持续壮大。

夫妻或者恋人,亦是如此,只有相互成就,才能白头到老,否则就是分道扬镳,或者各玩各的。

写公号一年多,有了一点小小的影响力,微信好友加了3000多人,并拉了6个400多人的微信群,目前每一个群都很活跃,大家还待着这里没走,必然是有所受益。我自己更是获益良多,跟不少朋友有了较为深度的交流,其中一些纯粹就是通过公号认识的。

比如下文作者L君

年轻人要醒悟,职场是个骗局

  

他在群里输出了很多深刻,让人眼前一亮的看法,让更多群友愿意到群里交流。因为他的存在,于是有了上文,因为上文,又让更多的朋友愿意加入我们的微信群,其中不泛优秀者。

于L君,也收获不少,不但认识了群里的一些朋友,京杭君也为他介绍了一些业界的同行,对他当前的工作很有帮助。将来他做公号方面的尝试,京杭君必将全力支持,虽然力量有限。

通个公号认识的另一个后辈朋友,云飞,潜力股,我们一直有频繁的交流。他当时咨询京杭君有关工作选择方面的问题,一开始就发了一个红包,虽然不大,让京杭君觉得这对他非常重要,于是认真给了建议。后面去的这家公司和岗位,非常符合他的爱好和长远发展。

云飞虽然年轻,相较于同龄人,心性成熟,经历较为丰富。且在写作方面非常有天赋。假以时日,将来一定会成为特定领域意见领袖。大家可以提前关注一下。

经常有些刚加的微信好友,一上来就问问题。

有些是问题没表达明白,懒得回答。

有些是被经常被问道的重复问题,没有心情回答。

还有一些问题,是我需要思考,或查找资料,或问其他朋友才能回答,而且不是简单两句就能回答了事,草率回答可能起不到正面作用。

仔细全面地回答,必然耗费我不少时间,毕竟我的时薪也不低,我也要吃喝拉撒,工作学习锻炼,跟家人通电话……

所以,这里,其实是想告诉大家,如果需求寻求一些段位比你高,的行业人士建议,比如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号主,在对方并不熟悉你的情况下,最好有一些前置的互利互动,给对方留个印象。

云飞 《最贵的建议,往往都是免费的》一文中说的很好:

如果你想寻求某方面的意见或者见解。

建议咨询那些在这方面已经有一定成就建树,却和你没有实际厉害冲突的行业前辈。

提问时把背景条件交代清楚,

多用描述性文字,少用情绪化的语音表达。

特别急迫或者重要的事情,

可以买点小礼物、发个小红包,甚至专门请对方吃个便饭。

向他暗示,

这件事很对我很重要。

请你一定要认真对待,务必帮我。

京杭君运营「中产之路」的目的,就是想把这个号的影响力做大,留言,点好看,分享到朋友圈,赞赏,都是增强你我链接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达成这个目的。

最后

新朋友,寻求我的建议之前,最好有足够多的前置互动。

以上道理,其实是通用的,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可能会喜欢

字节跳动(今日头条),为何战斗力如此凶猛?

程序员依然是这个时代,贫寒学子翻身的不二选择

裁员见司品,程序员趁早准备退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