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控制机制的计算建模研究
1. 从静息到适度运动的呼吸阶段特征
从静息状态到适度运动,呼吸变化呈现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通常因神经机制导致通气量突然增加。
- 第二阶段:通气量呈逐渐且指数式增长。
- 第三阶段:通气量稳定至单一稳态。
不过,关于其中涉及的反馈机制仍存在争议。
2. 计算机建模的其他研究方向
2.1 生物系统的特点与计算建模的作用
生物医学系统,尤其是生物系统,其强耦合组件的异质性是显著特征。计算建模是整合知识、提供全局分析系统机制的有力工具。为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模块化抽象复杂性,包括分离功能和定义独立但紧密相连的组件,有多种方法可用于对不同生物组件进行建模。
2.2 多尺度建模的出现与概念
多尺度建模的出现是生物数据日益丰富的直接结果,它使计算模型的设计模式向多尺度和多层次方向发展。然而,多级建模和多尺度建模虽常被混用,但概念不同:
- 多级建模:可考虑多个层面(如组织、细胞、器官等)的动态过程。
- 多尺度建模:将多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纳入单一模型,无论模型是否有多个层次。
通常,多个层次与多个时空尺度相符,模型还可能是多维的。
2.3 生物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尺度
生物系统的不同空间尺度在相关研究中被分类,一般认为生物层次从基因、蛋白质、单个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到生物体,还包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时,生物过程的时间尺度也需考虑,从基因调控的十分之几秒到端粒逐渐缩短的一生不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