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保存:格式迁移与并行存档的探索
1. 丹麦国家档案馆的数字保存策略
自五十年前起,尤其是进入千禧年后,丹麦国家档案馆开创了一种数字保存策略。该策略要求将来自不同政府信息技术系统的数据和记录,在提交到国家档案馆之前,规范地转换为指定的保存格式。这一策略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
- 大幅减少了档案馆接收的格式多样性。
- 降低了监测数据和格式过时所需的资源。
- 支持标准化的验证方法。
- 为向研究人员传播数据和记录提供了统一的方法。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系统的变化以及其使用方式的改变,这种格式迁移策略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在面对丰富复杂的数据生产时,档案馆的格式迁移要求会迫使数据和记录采用更简单的表示形式,这可能导致数据、元数据和一些原始功能的丢失。例如,将电子表格转换为图像格式时,会丢失单元格公式等数据和元数据,同时消除了排序、搜索等核心功能,使得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2. 真实性的多面探讨
- 概念的多学科性 :真实性是一个在多个学科中广泛讨论的概念,包括艺术史、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档案学、信息科学等。对于档案而言,判断源材料的可信度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即使记录包含虚假信息,只要其来源或出处真实,仍然具有相关性和实用性。因此,档案馆必须支持披露档案记录的创建、结构、更改和管理情况的实践。
- 不同学科的理解方式
- 文学批评视角 :美国文学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区分了前现代的“真诚”生活方式和现代的“真实”生活方式。但他的观点受到了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