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位置隐私:概念、挑战与应对
1. 引言
我们熟知的互联网正在迅速发展,有望打破覆盖现实世界的数字壁垒。在不久的将来,不仅传统计算设备会连接到互联网,几乎所有日常物品,如汽车、路灯,甚至人,都将在数字世界中有其代表。这些日常物品将配备微型处理器、无线电收发器、传感器和执行器,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寻址和查询。届时,世界将布满数十亿个智能交互对象,提供各种服务,为行业、政府和终端用户带来经济增长和便利。这种互联网的演变就是物联网。
物联网起初期望通过为物理对象配备低成本的无线电识别标签来实现,随着时间推移,它融合了更多技术,最初的愿景也增加了传感和数据挖掘能力。在物联网的新愿景中,传感技术至关重要,它使计算机能够理解、推理并对现实世界采取行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就是这样一种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为后端服务器提供大量信息,用于进一步处理和分析,从而发现新知识并提供创新服务。然而,这些技术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前所未有的隐私泄露问题。
2. 无线传感器网络
2.1 网络组成
WSN 是高度分布式系统,由传感器节点和基站两种设备组成。传感器节点(或称为“motes”)如火柴盒大小,能监测周围物理现象,并与附近设备进行无线通信,通常会密集部署在感兴趣的现象周围。而基站通常是一台强大的计算机,负责收集和处理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所有信息,是传感器节点与用户之间的接口。可以说,传感器节点之于计算机,就像感觉细胞之于生物体;无线信道如同神经,用于连接和传输信息到中枢神经系统;基站则如同大脑。
2.2 应用场景
传感器节点可配备多种物理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压力、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