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做个转换
一、产生背景
1、IPV4地址不够用
2、IPV6地址普及遥遥无期
二、作用
解决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
保护内网安全
私网地址和公网地址做个转换
公网:运营商搭建的网络
公网地址:运营商提供
私网:由配置私网地址的设备所组成的网络
三、私有地址分类
私网地址: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16.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发送端:D:200.2.2.2 S:100.1.1.1
接收端:D:192.168.1.1 S:200.2.2.2
四、NAT分类
(1)静态NAT
定义:将公网地址和私网地址,做一个一对一的转换,本质上没有节约IP地址
(2)动态NAT
定义:将公网地址和私网地址,做一个动态的转换,本质还是一对一的转换,没有起到节约IP地址
(3)NAPT
定义:基于端口的动态NAT技术,将私网端口、私网IP地址与公网端口号、公网IP地址,做个转换,大大节约了IP地址

发送端:D:200.2.2.2 :80 S:100.1.1.1:1025
接收端:D:192.168.1.1:1025 S:200.2.2.2:80
发送端:D:200.2.2.2:80 S:100.1.1.1:1026 100.1.1.1:1026----192.168.1.2:1025
接收端:D:192.168.1.2:1025 S:200.2.2.2:80
(4)Easy IP
没有地址池的概念,实现方式和NAPT是一样的,是NAPT的简易形式
例如:拨号上网,公网地址是不固定的,自动读取当前公网的IP地址
(5)NAT server
定义:把公网IP的某个端口号固定的映射给私网IP的某个端口号
作用:使公网上的用户访问到私网的某些服务

发送端:D:100.1.1.:80 S:200.2.2.2:1025
接收端:D:200.2.2.2 :1025 S:100.1.1.1:80
五、NAT实验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