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OKR 是一个很有用的目标管理工具,在 Google 使用后,最近几年 OKR 很流行,这里简单介绍下:O 表示目标,是鼓舞人心的目标,可以使每个人保持一致和受到启发;KR 则表示关键结果,是达成目标需要注意的度量
二、用好OKR关键点
第一,使用 OKR 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团队对齐目标,所以在实施 OKR 时,我们要随时留意这个目的。可以说,这是执行 OKR 最关键的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可以扩展出很多实际操作。比如公司级别定义一个 O,每个团队和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 O 和 KR;所有人的 OKR 都透明,全公司可见,同时定时做回顾、调整和复盘。
第二,OKR 不是一个 HR 工具,不是绩效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方法一般包括目标、度量和考核(激励 / 惩罚),与之相比,OKR 只包括目标和度量,是一个目标导向工具。
OKR 之所以在目标对齐上有很大作用,是因为团队成员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制定与公司目标一致的 KR。而一旦 OKR 跟绩效挂钩,团队成员承担风险的意愿和内驱力就会大大减弱,倾向于制定更容易实现的 KR,从而失去了目标导向的意义。
所以,OKR 不要跟绩效挂钩。那么问题来了,使用 OKR 之后怎样进行绩效考评呢?实际上,这也很简单,只要评估团队成员具体完成的工作对公司的贡献度即可,甚至可以 OKR 和 KPI 并存。比如,公司高层可以使用 KPI,用数字衡量绩效,而全公司都使用 OKR 进行目标对齐。
三、OKR和KPI
1.区别
讲OKR就不能不提KPI,这里只简单说下他们两者的区别,后面会再开个章节介绍KPI。KPI 是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的缩写,它是全球最流行的绩效管理工具,也是一套先进的绩效管理工作法。
OKR 以过程论成败,KPI 以结果论英雄。因为 OKR 重视过程、关注成长、勇于挑战,而 KPI 关注结果、被动执行、利益挂钩,所以从员工可接受程度来看,似乎 OKR 更有“人情味”,更能体现人的价值。
2.使用
从客观上来讲,KPI 是工业时代下的产物,它提倡用结果来说话,进而减少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在工业时代下,其实更多的是“推算型工作”,它是根据一系列现成的指令,按照某种途径达到某种结果的工作。比如,拧螺丝钉,这类重复性机械劳动,就属于推算型工作。
然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下,更多的是“探索型工作”,与推算型工作相反,它没有现成的指令、规定和方法可以遵循,必须试验各种可能性,设计出新的解决方案的工作。比如,开发一款用户喜爱的互联网产品,这就属于探索型工作。
我认为,推算型工作更适合用 KPI,探索型工作更适合用 OKR。
举个例子,老板对员工说,一天能拧 1000 颗螺丝钉,可获得 100 元奖金,诸如此类的工作,就应该用 KPI;老板希望员工能打造出一款成功的产品,期间需要员工不断去“探索”,这就应该用 OKR。
OKR 关注的是结果和过程,更关注过程,而 KPI 关注的只是结果,实质上这两者是可以做到完美结合的。而且我认为,OKR 与 KPI 有效结合,才能实现“1+1>2”的价值。比如: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