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笔者介绍了谨慎使用“数据驱动”的风控模型,需要“高质量的数据 + 审慎严谨的决策模型 + 实时全面的监控分析”动态闭环。本篇笔者会着力于介绍整个风控决策体系的建设及持续优化。
风控决策的管理并不是狭义上的规则或评分卡(Scorecard)模型,而是广义上对整个风控策略的体系化管理,还应覆盖包括模拟验证、冠军/挑战者实验(A/B测试)、版本管理、效能评估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如果有人工审核环节的话,也需要纳入风控体系进行统一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升管理效率,决策引擎的使用必不可少。无论选用开源软件、成熟产品,或是自建,都要确保风控决策独立于代码版本,可实现热发布,便于版本回溯。风控决策的构建,应该是自顶向下的,顶层应当是产品场景与风控场景,例如电商分期、教育分期、信用卡代偿等等,风控场景包括风控审批、额度、定价、催收等各个环节。
决策如何合理编排、高效管理?不妨参考以下原则:
- 清晰的定义顶层场景,而各个子决策以流程的方式组合而成,子决策包括一系列决策步骤,决策步骤内嵌规则集(可以将评分卡也看作是一套规则集)。
- 将“因果关系”的专家规则与“相关关系”的机器学习规则有机结合,力争在通过率与坏账率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 某些子决策作为通用步骤,可以被不同的产品场景共用、继承(derive)或覆盖(override),便于统一管理。例如,失信被执行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