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第一部分:整个通信过程梳理;文末附全套代码;
第二部分:重要bug完善;
第三部分:消息类型编码:自定义通信协议。
第四部分:全套代码
经典荐读:不可不知的socket和TCP连接过程
人与人之间通过【电话】来通信;
程序之间通过【Socket】来通信;
电话之间规定好【语言】:电脑与电脑之间通信规定好:【协议】。
套接字就是程序间的电话机。IP地址和端口号。
每一台服务器至少有一个IP地址,每一个进程程序都有一个端口。不同应用程序,端口号不同。客户端通过端口找到服务器端口。应用程序通信建立。
负责监听的Socket,收到通信请求后,创建一个负责通信的Socket。
这个连接通信中有两种协议:TCP/UDP;
TCP:安全、稳定、不易发生数据丢失;三次握手:必须有服务器:客户端只能给服务器发请求,服务器不能主动给客户端发送请求,因为服务器不知客户端地址。稳定但是效率低一点。
UDP:快速,效率高,但是不稳定,容易发生数据丢失。

根据socket通信基本流程图,总结通信的基本步骤:
服务器端:
第一步:创建一个用于监听连接的Socket对象;
第二步:用指定的端口号和服务器的ip建立一个EndPoint对象;
第三步:用socket对象的Bind()方法绑定EndPoint;
第四步:用socket对象的Listen()方法开始监听;
第五步: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用socket对象的Accept()方法创建一个新的用于和客户端进行通信的socket对象SocketSend;
第六步:SocketSend通过Recive()接收客户端消息;
第七步:SocketSend通过send()给客户端发送消息;
第八步:通信结束后一定记得关闭socket;
客户端:
第一步:建立一个负责通信的Socket对象;
第二步:用指定的端口号和服务器的ip建立一个EndPoint对象;
第三步:用socket对象的Connect()方法以上面建立的EndPoint对象做为参数,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
第四步:如果连接成功,就用socket对象的Send()方法向服务器发送信息;
第五步:用socket对象的Receive()方法接受服务器发来的信息 ;
第六步:通信结束后一定记得关闭socket;
流程以及代码:
服务器端

第一步:创建一个用于监听连接的Socket对象。
// 当点击开始监听的时候,在服务器端创建一个负责监听IP地址跟端口号的Socket
Socket socketWatch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 代表通信地址类型:IPV4,采用流式传输,TCP协议。
第二步:用指定的端口号和服务器的ip建立一个EndPoint对象;
// 监听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创建IP地址和端口号对象。
//IPAddress ip = IPAddress.Parse(txtServer.Text);
// 上面这种写法就写死了,所以下面这种写法:服务器侦听所有网络接口上的客户端活动的IP地址。
IPAddress ip = IPAddress.Any;
IPEndPoint point = new IPEndPoint(ip, Convert.ToInt32(txtPort.Text));
第三步:用socket对象的Bind()方法绑定EndPoint;
// 让负责监听的Socket绑定IP地址跟端口号。
socketWatch.Bind(point);
ShowMsg("监听成功");
// 用于打印提示信息的方法。
void ShowMsg(string str)
{
txtLog.AppendText(str + "\r\n");
}
第四步:用socket对象的Listen()方法开始监听;服务器在一个时间点内,所能接纳的客户端是有一个上限的。比如说一秒之内,客户连接数目有上限。监听队列,最大接纳量。
// 一个时间点内,服务器最大连接数N。如果N+1个过来,那么需要排队等待。(当前在线人数,当前排队人数)
socketWatch.Listen(10);
面试时如果问到排队问题:本质答案其实是加服务器,增大并行能力。其实想听到的答案是:优化排队算法。本质问题没有解决。
第五步: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用socket对象的Accept()方法创建一个新的用于和客户端进行通信的socket对象;
<
本文详细介绍了Socket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步骤,包括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建立连接、消息收发等核心流程,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