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位和身份比较高的机构、组织,是不是应该有一定的不受热点文化的污染的自觉和意识?
很多流行的“热点”文化包含的情绪和情感充满了令人不舒服和不愉悦的气质和意味,像大人对孩子不以为然或不怀好意的逗乐一样令人充满了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大人觉不着这种做法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但作为孩子这方着实感觉很不愉悦。很多“热点”文化充满了对人的伤痛的不怀好意的调侃和戏弄,仅仅出现那么一两次也就罢了,但被很多人拿来当做生活的乐子,对受害者来说无异于伤口不断被撒盐,然后结痂愈合,再被揭开伤疤撒盐,再用很长的时间结痂愈合。
作为地位和身份比较高的机构和组织,应当有这样的自觉和意识,不主动传播和受这种文化的侵袭。拿一个有公信力的组织来说,作为一个身份和地位都比较高的机构,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热点文化”应当保持自己的主体和主心骨位置,不为外界的“狂风暴雨”所影响和侵袭。他们再刮什么风,我自岿立不动,保持我一贯的权威和主体的担当和风格。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应当在任何环境下保持自我绝对不受外界侵袭和侵染的坚持和阻抗。公认的权威在对时间和很多事情的采用上,应当采取中立的态度,以半点,半分钟,整点,整分等单位来处理事情。
有身份和地位的组织和机构,应当明白语言的力量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有多大。有句话说的很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伏夏寒”,对语言朝哪个方向运用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和影响应当好好把握和注意。如果任由不良、让人不悦的语言习惯为人所使用,侵袭到,那么因此带来的情感污染和情绪污染很严重,也难以清除和肃清。环境污染里的污染尚且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去排除和清除,人文环境里的污染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力气去排除和肃清,而且说不定很难清除和肃清。看看河道里的污染就知道了,这种污染过一段时间就会反复。人的情绪得不到干净的空气,得不到呼吸,那么影响到其他方面是迟早的事。
这种不良的情绪和情感背后折射的不良的心理和文化,类似有些男的喜欢养小三这种不良的文化,喜欢在婚后在外面拈花惹草,或者有闲钱和闲心去招惹其他女性,给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给女性带来不可估量的心理和精神多方面的损害。良好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个人都自觉维护,绝不是少数人的呼吁就能起作用的。借鉴罗翔老师的一句话,“你的自由不能影响到别人的自由,你行事的风格不能影响到别人伸张自我权利的自由”,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你对别人不良居心,别人会把你打入黑名单,对别人的不善态度,换来的只能是远离和敬而远之。换到自己身上就懂了,除非你向背人用不善和不良居心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