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函数为什么是积性函数

部分内容转载自 欧拉函数 - 江财小子 - 博客园

欧拉函数的积性是指:

若m,n互质,则有 φ(mn)=φ(m)φ(n)

方法一

首先仅使用容斥原理推出计算公式。

对n进行标准质因数分解,n=p1^a1*p2^a2*p3^a3*...*pk^ak,pi 为各不相同的质数。

设集合 S={1,2,...,n},Ai是S中能被pi整除的数的集合。

则有 \varphi(n) = |\bar{A_1} \cap\bar{A_2} \cap \cdots \cap\bar{A_k} |

由容斥原理,

\varphi(n) = |S|-|A_1\cup A_2 \cup \cdots \cup A_k |

= n- (\sum_{i }|A_i|-\sum_{1\leq i < j \leq k}|A_i\cap A_j|+\dots + (-1)^{k-1}|A_1\cap A_2 \cap \cdots \cap A_k | )

= n - \sum_{1\leq i \leq k }{\frac{n}{p_{i}}} + \sum_{1\leq i < j \leq k}{\frac{n}{p_{i}p_{j}}} + \dots + (-1)^{k}\frac{n}{p_{1}p_{2}\cdots p_k}

先提取公因数 n

\varphi(n) = n(1 - \sum_{1\leq i \leq k }{\frac{1}{p_{i}}} + \sum_{1\leq i < j \leq k}{\frac{1}{p_{i}p_{j}}} + \dots + (-1)^{k}\frac{1}{p_{1}p_{2}\cdots p_k})

再提取 1-1/p1 (必定可以,可反乘验证)

\varphi(n) = n(1-\frac{1}{p_1})(1 - \sum_{2\leq i \leq k }{\frac{1}{p_{i}}} + \sum_{2\leq i < j \leq k}{\frac{1}{p_{i}p_{j}}} + \dots + (-1)^{k-1}\frac{1}{p_{2}\cdots p_k})

以此类推,可得计算公式:

φ(n)=n(1-1/p1)(1-1/p2)(1-1/p3)…(1-1/pk)

再使用计算公式进行证明。

有 φ(m)=m(1-1/p1)(1-1/p2)(1-1/p3)…(1-1/pn),φ(n)=n(1-1/p1')(1-1/p2')(1-1/p3')…(1-1/pn')

φ(m)φ(n)=m(1-1/p1)(1-1/p2)(1-1/p3)…(1-1/pn)·n(1-1/p1')(1-1/p2')(1-1/p3')…(1-1/pn')

其中p1,p2,p3...pn为m的质因数,p1',p2',p3'...pn'为n的质因数。

由“m,n互质”可知m,n无公因数,
所以p1,p2,p3...pn,p1',p2',p3'...pn'互不相同,
所以p1,p2,p3...pn,p1',p2',p3'...pn'均为mn的质因数且为mn质因数的全集,
有 φ(mn)=mn(1-1/p1)(1-1/p2)(1-1/p3)…(1-1/pn)(1-1/p1')(1-1/p2')(1-1/p3')…(1-1/pn'),
所以 φ(mn)=φ(m)φ(n)

方法二

  在证明前先了解下以下知识:
  (a,b)代表最大公约数,[a,b]代表最小公倍数
  m|(a-b) <=> a≡b (mod m)
  a=pm+r  (0<=r<m)
  b=qm+r  (0<=r<m)
  由此可以推出:
  性质1(反身性)a≡a(mod m)。
    显然有a-a=0=m·0。
  性质2(对称性)若a≡b(mod m),那么b≡a(mod m)。
  性质3(传递性)若a≡b(mod m),b≡c(mod m),那么 a≡c(mod m)。
  性质4(可加减性)若a≡b(mod m),c≡d(mod m),那么 a±c≡b±d(mod m)。
  性质5(可乘性)若a≡b(mod m),c≡d(mod m),那么 ac≡bd(mod m)。
   证明 :m|(a-b) , m|(c-d) 设 a-b=km c-d=lm (ac-bd)=klm^2+(b+d)m =>m|(ac-bd) 
  性质6:若a≡b(mod m),那么 an≡bn(mod m),n为正整数。
   证明 : m|(a-b) => m|n*(a-b)
  性质7:若 ac≡bc(mod m),(c,m) =1,那么 a≡b(mod m)
   证明 : m|c(a-b),d=(m,c) => (m/d)|(a-b) => a≡b(mod m/d)=>当 d=1时 即 (c,m)=1上面结论成立
  性质8:若a≡b(mod m),那么a的n次方和b的n次方也对于m同余  
   证明 :a^n-b^k=(a-b)(a^(n-1)+a^(n-2)b...+b^(n-1)) +m|(a-b) => m|(a^n-b^n)
  性质9:若 a≡b(mod m1),a≡b(mod m2)... a≡b(mod mi) 则 a≡b(mod [m1,m2,..mi])
   证明:m1|(a-b),m2|(a-b) ...mi|(a-b)  =>[m1,m2...mi]|(a-b) (因为 a-b里面含了 m集合的所有因子和每个因子的最大个数)
  推论 m1,m2...mi两两互质,则 a≡b(mod m1m2...mi);

定义

  X 代表 M 简化剩余系 个数φ(M)  (简化剩余系的含义,请另查资料)
  Y 代表 N 简化剩余系 个数φ(N)
  xi 代表X的元素,yj代表Y的元素 

  下面证明: φ(MN)=φ(M)φ(N),其中(M,N)=1
  我们需要证明
  A: (xiN+yjM,MN)=1, 且当i,j取遍所有值时,xiN+yjM 均不在 MN 的同一剩余类中
   
这可以说明 xiN+yjM 能表示 MN 的 φ(M)φ(N) 个不同的剩余类
  B: xiN+yjM 确实可以代表 MN 的简化剩余系的每个元素
   
这可以说明 MN 的简化剩余系大小就是 φ(M)φ(N)

A 的证明:
Step 1,
(xi,M)=1; => (xiN,M)=1; => (xiN+yiM,M)=1; ....1
(yi,N)=1; => (yiM,N)=1; => (yiM+xiN,N)=1; ....2
由 1,2 => (xiN+yiM,MN)=1; 

Step 2,
使用反证法,我们假设:
存在两个有序二元组 (i,j) ≠ (k,l),使得 xiN+yjM 和 xkN+ylM 落在 MN 的同一剩余类中,即 xiN+yjM≡xkN+ylM (mod MN) 。
由 xiN+yjM≡xkN+ylM (mod MN)
=> xiN+yjM≡xkN+ylM (mod M)
=> xiN≡xkN (mod M)
由性质 7 => xi≡xk (mod M)
因为在 M 的简化剩余系中,不存在两个对 M 同余的数,所以 i=k 。同理,j=l。
即(i,j) = (k,l),与假设矛盾,所以,当i,j取遍所有值时,xiN+yjM 均不在 MN 的同一剩余类中 

B 的证明:
设 Z 是 MN 的简化剩余系的集合的任意某个元素
由 (N,M)=1 => 存在 x0,y0,使得 Mx0+Ny0=1 => Mx0Z+Ny0Z=Z
=> 存在 p,q,使得 Mp+Nq=Z
由 (Z,MN)=1; => (Mp+Nq,M)=1; => (Nq,M)=1; => (q,M)=1
=> 存在i,使得 xi≡q (mod M) => xiN=Nq (mod MN)   ....1
同理可得 (p,N)=1 => 存在j,使得 yj≡p (mod N) => yjM=Mp (mod MN)   ....2
两式相加可得,Mp+Nq≡xiN+yjM (mod MN) => Z≡xiN+yjM (mod MN)
所以 MN 的简化剩余系每个元素都可以用 xiN+yjM 表示。

综上, φ(MN)=φ(M)φ(N) 成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