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程序员年末感悟

现在已经是2018年的年初,不过中国人向来重视阴历的过年,所以现在还算是17的年末吧。

再有几个月自己就要毕业了,好在工作已经找到,总体也算满意。

本科并不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那时候也没编写过程序,只是应付一下C语言老师与VF老师的作业与考试,课程结束也就忘了。

后来硕士复试自学了一个月C++,也没看进去,复试时程序也没写出来,全靠其他成绩补分才被录取。

硕士并没有换方向,依然是非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唯一有不同的是,导师的项目都需要编程。但导师并不算是特别重视软件开发,相对而言,他认为编程只是为本专业服务的一个工具。

2016入校开始自学java,再接着是Android开发,中间还有上课、考试、做项目。

总体而言自学能力不强,学新知识比较慢,尤其是对于编程这样需要较好逻辑思维的事情。

这个阶段能力不够的好处是导师不太管自己,所以自己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学习编程,项目上的事自己负责的不多。

比较喜欢看书,学习编程也是,感觉入门还是尽量看点书,这样基础掌握的会全面和牢固一些。

编程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所以从前期开始就要养成多动手编程的习惯,也应该从开始就注意编程的规范,所以开始时就按照书上的程序抄写,然后再自己写。

编程,感觉就像郭德纲说学相声一样,门在山下,推开门进去才发现离山顶还有那么远。

自学基础还算简单,但是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则还有很大差距。

那时候师兄还没毕业,程序核心部分由他编写,我最多也只是写个low low的界面,能看就行,毕竟导师认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不在这。

有一点需要强调,环境很重要,如果你身边有很多人搞java开发或Android开发,那平时耳濡目染也能使你的能力提高不少,如果周围没有和你做一样的,前期可能会进步比较慢,但是这种独立性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也是一个挑战,挑战成功会进步更大。

师门只有我和师兄负责一个小项目,也就只有我俩学习java和Android,师兄毕业,就剩我自己。

师兄17年夏天毕业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水平远远不够接下他留下的任务,所以又看了一些相应的代码,在代码中补充自己的知识,这一阶段主要是提高在较低要求下的开发能力,所以看代码,改代码,会是一个比较有效率的方式。

然后,没过两个月就到了自己的求职季。

这个时候,导师对我的印象是,本专业算法岗不能找,因为你没接触过,短期也补不了;研发岗也不能找,不是科班出身,平时也没发现你的编程水平,应聘肯定没优势。

这个时期是,一边顶着导师布置任务的压力,一边补充编程知识。

在网上搜集开发面试题目,参加各公司的在线笔试并总结漏洞,分析他们的出题风格与能力要求,在赛码网与牛客网等网站刷题,联系师兄师姐询问他们所在公司笔试与面试情况。。。

那个阶段的确是很忙,任务完成不好,也会被导师笑话。

但是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九月的最后一天拿到了心仪公司的offer,随后又陆续拿到其他几个公司的offer,和导师聊天时,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甚至有次还说到让我在师门讲一下java和Android开发的基础知识,明年求职的可能会用到。

工作找到后,就是准备毕业论文的事。

但是我还是知道自己当下的能力还不能迅速满足公司的要求,离我对自己的要求也相差甚远。所以在准备毕设的同时,又拿起了书本,这次目标是java和Android进阶。同时,由于师门项目都开始和Android开发相关,而师门只有我一个人做Android开发,所以导师开始让我参与到其他项目中,他也终于开始正视我和师兄做过的事了。

写到这里,写的已经是这几天的事了。

之前觉得,计划很重要,但是自己心里明白就行,没必要列出来,记在某个地方。今天上午来到机房,发现自己参与的事情多了,竟然不知道该干什么,瞬间明白,计划不能只是在纸上,但也不能只是在心里,尤其是当自己负责和操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时。

明白了这些,就觉得有必要写篇文章记录下来自己的学习历程与心得。

虽然拿到了研发岗的offer,但是能力并不见得就够。

接下来还有进阶知识的学习,NDK,JNI,网络,串口,还有其他我可能还没听说过的知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