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都待过新东方,董宇辉和罗永浩的区别在哪里?
东方甄选直播间的“小作文”争议,让东方甄选股价三天跌近20%。新东方,这个被誉为教育界的黄埔军校,出了一众杰出人才。不禁在想,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究竟在哪?结合《优势成长》和《只管去做》的内容,有了些思考,在此分享。
2025-03-28 17:35:51
632
原创 12 周完成 12 月的事情|目标管理|项目管理|自由
Most of us have two lives. The life we live, and the unlived life within us
2025-03-27 12:15:49
942
原创 人体的三个 Bug
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自私的基因》最近在看的一些书和课程,都提到了人类生理机制的特点,索性汇总到一块。我愿称它们为“人体的 Bug”。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和飞速发展的时代存在巨大矛盾。
2025-03-24 18:27:31
1470
1
原创 如果没有你的同意,就没人可以让你觉得不如别人
迈克尔·马莫特对 18,000 名英国公务员进行调查发现,虽然这些人都在办公室工作,都处在同一个社会团体中,但处于等级结构底层的人,其死亡风险是那些处于顶层的人的 4 倍。——《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
2025-03-24 00:40:17
364
原创 论长期主义与确定性
人类的大脑喜欢确定性,不喜欢未知或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总是想给一些问题寻求确定的答案,这源于我们的认知闭合需求。认知闭合需求,就是当面对模糊的问题时,大脑渴望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2025-03-23 09:49:20
575
原创 怎么可能?知道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生活本身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既充满众多混杂的漂流物,反复多变,暴怒无常;又总是充满着一派澄明和蔚蓝。——三岛由纪夫人们常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想来聊聊,知而不行。大体分析,不过两个原因。
2025-03-19 23:05:41
987
原创 Sora 的出现,意味着 AI 将会替代人类吗?
当你寻求秩序,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而当你拥抱随机性,你却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反脆弱》
2025-03-19 11:46:06
663
原创 30s 笔记整理,看这一篇就够了|第二大脑|知识管理|PARA
我找到了一个超好用的笔记分类方法,是我目前用过最好用的。它就是 PARA,一切以行动为导向,能有效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2025-03-18 16:29:29
610
原创 这四种东西,是真的快乐
比如,马拉松运动,长距离跑步过程中,随着身体不断挑战极限挑战,内啡肽释放以缓解身体痛苦和压力,从而使跑者能够继续前进,体验到一种超越自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种由内啡肽引起的正面体验,通常被称为“跑者高潮”,给跑者带来快乐、兴奋、心灵的平静和全身充满活力的感觉,并且还能在赛后带来持久的心理上的益处。当实际得到的奖励超出预期时,多巴胺的释放增加,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某活动的偏好,和重复寻求的欲望。例如,品尝美食,或刷着一个接一个出乎意料的短视频时,多巴胺的水平上升,带给我们一时的满足感。
2025-03-17 23:58:44
938
原创 一生,一书,一图,足矣
种自己的花,爱自己的宇宙。渐渐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游戏,造物主的大富翁。这场游戏,起点由造物主选择,终点都是死亡,规则早已写好。因此,玩好这场游戏,并不难。一本书,一张图,足矣。
2025-03-17 09:56:44
786
原创 3 步打造第二大脑,轻松应对信息爆炸|知识管理|信息内化|卡片盒笔记法|个人知识库|CODE|PARA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问题:喜欢阅读,学了很多东西,但需要的时候却脑袋空空,想不起来。看了很多视频,做了大量笔记,关键时刻,却迷失在收藏夹。为了完成项目,收集了很多材料,但整理起来手足无措,无可适从。每天大脑产生的想法超过 50 万个,但大脑的算力是有限的,怎么办?信息爆炸的时代,到底如何才能,信息利用最大化?
2025-03-16 22:22:34
905
原创 4步知识内化!效率提升300%|第二大脑|知识管理|CODE|超实用
GPT4 发布以来,信息量的增长达到新的顶峰。每天被千万条信息轰炸,记住的却寥寥无几,需要的时候反而找不到。从“担心错过信息”到“信息过载”,极大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微软研究表明,在寻找无序信息上,美国员工每年平均花费 76 小时。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何去何从?有没有这样一座知识工厂,输入信息,输出知识?
2025-03-16 10:24:08
616
原创 准确预测未来?马斯克说它可以|YYDS 的第一性原理
未来可以被科学预测,因为它可以算出来。不是算命的算,也不是算计的算,是计算的算。这就是马斯克,一直极力推崇的第一性原理。这就是为什么,他可以推出特斯拉,世界上第一台面向市场销售的锂电池汽车。
2025-03-14 11:45:11
404
原创 或许,留给中产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一直有个疑问,到底什么叫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又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家庭年收 30w,有人说家庭年收 100w,也有人说有房有车就算。很多人讨论,但却一直也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前几天刷到课代表立正的一个采访视频,视频里的嘉宾赵勇给出的定义我觉得很有意思。“中产阶级,实际上是机器发明以后到机器替代人工作之前,存在几百年的一个临时产物。”
2025-03-13 20:18:57
861
原创 你和别人的差距,到底在哪?
大学毕业 3 年、5 年、10 年后,有人事业腾飞,有人原地踏步,有人逐渐沉沦。当初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
2025-03-12 18:28:56
698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