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源于抖音,作者工科男孙老师,读者根据文章内容以及相应论文添加自己的理解进行注释。
示波器
用万用表可能是稳定的5v输出,但是在示波器下确是波涛汹涌,很危险
又比如电脑和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
单片机没有对电脑的指令作出反应,到底是单片机没收到信号,还是单片机的执行代码有问题,只需要看一下示波器的波形就可以了,如果有波形,那么就是通讯没问题,单片机自己出了问题
比如这个图就是开关的上电电压出现了问题
示波器的基础操作:
一开始只需要先了解
先了解四个旋钮
控制黄色通道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和高低:
左上角的旋钮,旋转时波形会上下移动
左下角的旋钮,旋转时波形变高变矮了
右上角的旋钮,旋转时波形左右移动了,同时屏幕上方还有一个箭头,标注了当前波形的中心点位置
右下角的旋钮,旋转时改变波形的胖瘦
虽然波形改变了,东西的本体是没有变化的
最重要的部分:
波形:
示波器截取每一帧,放在一起,快速的播放出来,组成了流动的动画
menu按键
设置截取波形特征的,统一按默认设置就可以
single按键
对于脉冲信号,只会在屏幕上面显示一次,瞬间就没了
single按键可以帮助捕捉需要的波形,截取这一帧暂停下来显示
例如捕捉开关上电的异常,可以把捕捉电压设置为16v,然后按下single
当示波器在截取的波形中找到带有上升超过16v的波形特征时,就会捕捉并且显示
按下开关
cursor按键
测量波形,按下之后会出现一个测量的卡尺,最大的旋钮可以移动卡尺的位置
可以知道尖刺的最大电压和持续时间
示波器的选型,参数
主要参数
采样率:
对波形的采样,采样点越多,越接近真实波形
采样点太少了的话,波形就会失真,例如:
最高采样率是这么多,实际使用还受限于存储深度
存储深度:
示波器要找一块区域存储采样的波形,这块内存区域的容量的就是存储深度
这个容量是有限的,而且是固定的
只能采集到2.5uS的波形,但是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为了能采样到更长的波形,示波器会主动降低自己的采样率
此时的采样率远低于
示波器上标注的只是一个最高的采样率,而实际的采样率达不到这个最高的采样率,实时是变化的,根据示波器的采集时间和存储深度计算出来的。
带宽
低频正弦信号可以很容易穿过这个滤波器,进入到示波器内部的采样芯片
而高频正弦信号则会收到衰减,
频率和衰减幅度的关系是这样子的
这个频率就是示波器的带宽
已经严重失真了
频率是5倍的时候,信号衰减只有2%,小的可以忽略
实际测量时,有很多方波信号,三角波信号,甚至是无规则的脉冲信号,与带宽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呢?
傅里叶变换
任何波形都是由有限个或者无限个正弦波组合而来的
例子:
所以测量非正弦信号时,其实本质上就是输入无数个正弦波而已
如何选择示波器?
对比使用
显示效果:
尖刺和采样率以及存储深度是没有关系的
和带宽有关系:
结论:
12bit和8bit区别
输入一个50mV的正弦波,single捕捉,再垂直放大:
8bit
12bit
原理:
但是由于屏幕的分辨率远低于4096,所以一般看不出区别,但是完成采样之后,再放大就可以看出来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