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开关电源环路稳定性分析(中)

7.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简单的理解就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通过传递函数可以知道这个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响应,而这些响应通过画出传递函数的波特图又能知道传递函数在某点频率的相位和增益。一个系统要稳定可靠,那就需要一定的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所以呢,传递函数是我们用来分析开关电源环路是否稳定的工具。

从上面这个逻辑框图可以看出,只有传递函数是可以分析环路是否稳定而不用仪器进行测量,单独靠计算就能得出结果的手段。

开关电源环路是否稳定,无法观察得到,除非用仪器测试,但是若在不测试的情况下,判断环路是否稳定就需要计算整个传递函数的增益和相位。而传递函数的波特图刚好能提供这两个参数,因此,就需要研究传递函数。

根据定义求解传递函数非常简单,比如最简单的RC电路如下图所示。

对于单个简单的电路求传递函数,在s域使用电路基本定律就可以求解。可以通过分析波特图判断电路是否稳定。

可是开关电源的分析并不像上面那么简单。电压控制模式的框图如下:

现在存在一个复杂的系统,内部包含了很多个环节,类似我们的开关电源系统,系统框图如下所示。

分析这样复杂的系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把系统当做黑盒处理(所谓“黑盒子”,是指从用户的观点来看一个器件或产品时,并不关心其内部构造和原理,而只关心它的功能及如何使用这些功能。这个由西方学者提出的观点,非常科学,十分有助于帮助我们合理分工,理清思路,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直接求解输出和输入的关系,这种思路在以前的学习中用的比较多,已知x点和y点的坐标数值,让我们求解xy的关系,我们通过假定xy存在某种函数关系,代入数值就能解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式。

第二种方法是把系统当做白盒处理(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即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分析系统中每个部分,然后将每个部分进行叠加,这种方法相对复杂,但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因此,分析开关电源环路稳定性的精要所在就是求出开关电源系统的传递函数,直接求解没有思路,只能一级一级的求解,然后得到从输入到输出的传递函数。

针对上面的框图,传递函数可以表示成:

要求开关电源系统的传递函数,需要先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几个部分。按照上面分析的思路,求解每个部分的传递函数,整合得到最终的传递函数。

针对电压控制模式的开关电源,我们按照电路的功能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功率级,反馈级和控制级。下面的重点任务就是分析每个级的传递函数。

(1)功率级传递函数

假设这个电源输入12V,占空比50%,输出应该为6V,仿真数据如下:

8.零点和极点的作用

左半平面零点会使增益以+20dB的斜率上升,相位增加90°。

左半平面的极点会使增益以-20dB斜率下降,相位减少90°。

9.什么样的开关电源稳定可靠

在评定开关电源稳定性时,会用下面这两个条件来评定开关电源是否稳定。

10.开关电源环路补偿

其实环路补偿,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简单的原因:

首先,判断一个开关电源是否稳定的条件,即为上面列出的3条;

其次,求出了控制级和功率级的传递函数,剩下就是用补偿环路进行补偿即可;

最后,使整个环路保持稳定,满足要求。

从下面角度考虑:

所以开关电源环路的补偿换个思路来分析就是约定了一个目标,增益是多少,相位是多少。Buck,Boost和Buck-Boost都有电感和电容,不可能满足我们定的要求,因此需要使用环路来补偿控制级和功率级,这才能达到目标。从这样的角度考虑,环路补偿可以用很多种方式,不同的控制级和功率级参数有区别,电压型和电流型都可以使用,不同的补偿又带来开关电源特性的差异。

难的原因:

开关电源的拓扑种类众多,补偿环路形式多样;

开关电源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电路,不同的应用需求,环路补偿要求不一样;

目前没有通用的设计方法,设计需要差异化。

11.电压型和电流型补偿网络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环路补偿网络主要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类,其中电压型有3种,分为I型,II型和III型,电流型的也有3种和电压型的基本一致。

电压型补偿网络拓扑如下:

电流型补偿网络拓扑如下:

(3)III型补偿网络

上面三种开环电源,虽然都是稳定的,但是传递函数的波特图肯定有差异,所以这也是环路补偿比较难的地方,要权衡多种因素,做到恰到好处!

<think>嗯,用户现在问的是拓扑结构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之前他问过关于电源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能,其中提到拓扑结构是电力电子的核心技术之一。可能他现在想更深入地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为从事电源工程师做准备。 首先,我需要回顾拓扑结构的基础知识。拓扑结构在电力电子中指的是不同的电路配置,用来转换和控制电能。常见的包括Buck、Boost、Flyback、LLC等等。这些结构各有优缺点,应用场景也不同。比如Buck用于降压,Boost升压,Flyback常见于隔离电源,而LLC用于高效能的转换。 接下来,用户可能想知道这些拓扑的实际应用。比如在哪些产品中会用到不同的拓扑,为什么选择这种而不是那种。这时候需要结合具体例子,比如手机充电器常用Flyback,服务器电源用LLC,电动汽车充电用双向DCDC等等。 还要考虑用户的基础。他是本科毕业生,可能对理论有所了解,但实际应用经验不足。所以需要把理论讲得清晰,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他理解不同拓扑的选择依据和应用场景。 另外,用户之前提到的快速上手项目里涉及了LLC、双向DCDC和PFC,所以在实际应用部分可以结合这些项目,说明拓扑结构在这些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在300W LLC谐振电源设计中,LLC拓扑如何实现高效能,参数计算的关键点是什么。 还要注意区分基础拓扑和衍生拓扑。比如正激和反激的区别,半桥和全桥的应用差异。可能用户需要了解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这时候需要给出选择标准,比如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功率等级、隔离需求、效率要求等。 另外,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EMI、热管理、环路稳定性等,不同拓扑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不同。例如,LLC在轻载时可能效率下降,而Buck在高压差时损耗大。这些实际设计中的考虑点也需要提到。 可能用户还有疑问,比如拓扑结构的发展趋势,比如宽禁带器件(GaN、SiC)如何影响拓扑的选择,数字控制技术对传统拓扑的改进等。这些可以作为进阶内容简要提及,帮助用户了解行业动态。 最后,要确保语言通俗易懂,避免过多公式,但关键公式如占空比计算、电压转换关系需要给出,并解释其物理意义。同时,结合之前推荐的项目,说明学习路径,比如通过仿真软件搭建不同拓扑,观察波形,调整参数,加深理解。</think>以下是关于电力电子拓扑结构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系统解析: --- ### **一、拓扑结构核心概念** #### 1. **基本定义** - **电力电子拓扑**:指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如MOSFET、IGBT)的周期性通断,实现电能形态变换(AC/DC、DC/DC、DC/AC)的电路结构 - **核心参数**: - 电压转换比:$V_{out}/V_{in}=D$(Buck电路)或$V_{out}/V_{in}=1/(1-D)$(Boost电路) - 功率等级:小功率(<100W)、中功率(100W-1kW)、大功率(>1kW) #### 2. **基础拓扑分类** | 类型 | 典型结构 | 转换方向 | 隔离特性 | |------------|-------------------|------------|----------| | Buck | 降压 | DC→DC | 非隔离 | | Boost | 升压 | DC→DC | 非隔离 | | Flyback | 反激式 | DC→DC | 隔离 | | Forward | 正激式 | DC→DC | 隔离 | | Half-Bridge| 半桥 | DC→AC/AC→DC| 可选隔离 | | LLC | 谐振式 | DC→DC | 隔离 | --- ### **二、关键拓扑深度解析** #### 1. **Buck电路(降压)** - **数学关系**:$V_{out}=DV_{in}$(D为占空比) - **核心问题**: - 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与断续模式(DCM)边界计算: $$L_{crit}=\frac{(1-D)V_{out}}{2f_{sw}I_{out}}$$ - 同步整流技术:用MOSFET替代续流二极管降低导通损耗 - **典型应用**:笔记本电脑电源(19V→5V)、LED驱动 #### 2. **Flyback电路(反激)** - **工作原理**: - 开关管导通时变压器储能,关断时通过副边释放能量 - 电压关系:$\frac{V_{out}}{V_{in}}=\frac{N_s}{N_p}\frac{D}{1-D}$ - **设计要点**: - 变压器气隙设计防止磁饱和 - RCD吸收电路抑制漏感尖峰 - **典型应用**:手机充电器(90-264VAC→5VDC) #### 3. **LLC谐振拓扑** - **三大谐振元件**:谐振电感$L_r$、谐振电容$C_r$、励磁电感$L_m$ - **增益特性**: $$M=\frac{f_n^2}{\sqrt{(f_n^2-1)^2 + (f_nQ_e)^2}}$$ 其中$f_n=f_{sw}/f_r$,$Q_e$为品质因数 - **优势**:零电压开关(ZVS)实现98%+效率 - **典型应用**:服务器电源(800W金牌认证)、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OBC) --- ### **三、拓扑选择方法论** #### 1. **选型决策树** ```mermaid graph TD A[是否需要隔离?] -->|是| B[功率等级] A -->|否| C[升压/降压?] B -->|<150W| D[Flyback] B -->|150W-500W| E[Forward] B -->|>500W| F[LLC] C -->|降压| G[Buck] C -->|升压| H[Boost] ``` #### 2. **参数对比表** | 拓扑 | 效率 | 成本 | EMI特性 | 适用功率范围 | |---------|-------|-------|---------|--------------| | Buck | 92-96%| 低 | 较好 | 10W-500W | | Flyback | 85-90%| 低 | 差 | 5W-150W | | LLC | 95-98%| 高 | 优秀 | 200W-3kW | | PFC Boost| 97% | 中 | 需滤波 | 75W-5kW | --- ### **四、典型行业应用案例** #### 1. **新能源领域** - **光伏逆变器**:采用H5/H6拓扑的DC/AC转换,配合MPPT算法 - **储能系统**:双向Cuk拓扑实现电池充放电(如特斯拉Powerwall) #### 2. **工业电源** - **焊机电源**:双管正激拓扑实现快速动态响应(200A/30V输出) - **电机驱动**:三相逆变桥拓扑(IGBT模块)驱动伺服电机 #### 3. **消费电子** - **USB PD快充**:Buck-Boost拓扑实现3.3-20V宽范围输出(如氮化镓充电器) - **无线充电**:E类放大器拓扑实现85kHz谐振传输 --- ### **五、前沿技术演进** 1. **宽禁带器件驱动**: - GaN器件使MHz级开关频率成为可能(如Navitas NV6125) - 新型拓扑:Totem-Pole PFC拓扑效率突破99% 2. **数字化控制**: - 数字控制LLC(如TI UCD3138)实现自适应谐振频率跟踪 - 基于STM32G4的移相全桥数字控制 3. **集成化设计**: - Vicor的FPA(分比式电源架构)拓扑 - 磁集成技术将变压器与电感合为一体 --- ### **六、学习建议** 1. **仿真入门**: - 使用LTspice搭建Buck电路,观察电感电流纹波随占空比变化 - 在PSIM中仿真LLC增益曲线,理解谐振点特性 2. **动手实验**: - 用IR2110驱动芯片搭建半桥电路 - 基于UC3845的反激电源调试(重点观测Vds尖峰) 3. **经典文献**: - 《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Robert W. Ericks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期刊论文 掌握拓扑结构需要理论→仿真→实验的三段式学习,建议从反激电源入手逐步深入。实际设计中需特别注意寄生参数(如PCB走线电感)对拓扑性能的影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ess is more_0930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