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座子是一类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或 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组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 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最简单的转座子不含有任何基因而常被称为插入序列(IS),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
转座(因)子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
复合型的转座因子称为转座子(trans-poson,Tn)。这种 转座因子带有同转座无关的一些基因,如 抗药性基因,它的两端就是IS,构成了"左臂"和"右臂"。两个"臂"可以是正向重复,也可以是反向重复。这些两端的 重复序列可以作为Tn的一部分随同Tn转座,也可以单独作为IS而转座。Tn两端的IS有的是完全相同的,有的则有差别。当两端的IS完全相同时,每一个IS都可使转座子转座;当两端是不同的IS时,则转座子的转座取决于其中的一个IS。Tn有抗生素的 抗性基因,Tn很容易从细菌染色体转座到 噬菌体基因组或是 接合型的质粒。因此,Tn可以很快地传播到其他细菌细胞,这是自然界中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来源。
两个相邻的IS可以使处于它们中间的DNA移动,同时也可制造出新的转座子。Tn10的两端是两个取向相反的IS1O,中间有抗 四环素的抗性基因(TetR),当Tnl0整合在一个环状DNA分子中间时,就可以产生新的转座子。当转座子转座插入 宿主DNA时,在插入处产生 正向重复序列,其过程是这样的:先是在靶DNA插入处产生交错的切口,使靶DNA产生两个突出的单链末端,然后转座子同 单链连接,留下的缺口补平,最后就在转座子插入处生成了宿主DNA的正向重复。
转座子注释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8-04 22:05:2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