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干预组和对照组,测得两组的5个指标数据,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性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地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将数据导入spss中,首先正态性检验。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将指标全部放进因变量列表里,将组放进因子列表里,单击 图 ,勾选含检验的正态图--继续--确定。
输出结果,看正态性检验。一般情况下(样本量比较少)看夏皮诺威尔克检验结果。显著性大于0.05符合正态性。小于0.05不符合正态性。可以看到,只有E指标被试组和健康组2组都符合正态性(2组中只有一组符合正态性也不能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以,A指标,B指标,C指标,D指标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E指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
非参数检验:
分析--非参数检验--旧对话框--2个独立样本。
将A指标,B指标,C指标,D指标放入检验变量列表,将组放入分组变量(注意:点击定义组,只有2组所以在组1框内填1,组2框内填2,然后点继续)。检验类型里勾选曼惠特尼U检验,点确定。
输出结果看检验统计的表。显著性小于0.05表示2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到,被试组和健康组的A指标,B指标,C指标,D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独立样本t检验:
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
将E指标放入检验变量里,组放入分组变量里。点定义组,组1填1,组2 填2,点继续,点确定。
这里输出结果有两个显著性。先看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显著性大于0.05看第一行的t检验显著性;显著性小于0.05看第二行的t检验显著性。可以看到,莱文方差检验P=0.115>0.05。所以t检验结果显著性p=0.746>0.05。即被试组和健康组的E指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接下来,只需要将检验的结果整理成三线表就可以愉快地使用了。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