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亚马逊因疑似侵犯云端同步功能专利而被提起美国337调查

Data Scape持有索尼公司云端同步相关专利,已对多家美国大厂提起USITC 337调查和专利诉讼。诉争专利权项范围宽泛,有云端资料同步功能的产品易被主张侵权。被主张侵权产品多为云端服务,经营相关服务且进入美国市场的厂商需关注。此外,日本企业透过NPE运营专利的趋势值得观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云端同步功能是现代电子产品常见的功能,但若您销售往美国的产品中具备此功能则要特别小心了,因为就在近期(2019年2月28日),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和威瑞森电信(Verizon),被一间名为Data Scape的NPE(Non-Practicing Entitie,非执业实体)提起了USITC 337调查,使用的就是云端同步功能的专利,另外相关的专利也被用在地方法院、共针对至少13个不同企业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什么,没搞错吧? 连云端同步这种如此基本的功能也有专利保护吗? 是的没有错,不但有专利保护,而且目前的专利持有人Data Scape已经对多家美国的电信或电子产品大厂提起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简称USITC)的337调查、并于各地方法院提出了多起的专利诉讼,因此若产品具备此功能的厂商建议要特别注意本案发展。

 

USITC 337调查起诉书,取自USITC网站

 

 

用于USITC 337调查的诉争专利一共三篇,分别是US7720929、US7617537、以及US8386581,专利名称是「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t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its method」,其原始申请人是日本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同族专利在全球至少有69篇、其中包含了14篇美国授权发明专利,专利族中最早的优先权日是1999年9月21日。是的,你没看错,早在20年前索尼公司就提出了云端同步(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母子机资料同步)这个概念! 要知道,iPod初代是2001年诞生、iPhone初代则是2007年才诞生,这专利比iPod和iPhone还更早提出,那时的手持设备都很简陋、难有资料需要同步的想法,因此在当时能提出这概念可谓非常先进。另一方面,很早的专利申请日也代表着对于诉争专利的无效难度相当大。

 

作为原告的Data Scape除了在USITC提出337调查之外,还使用相关专利在美国各地方法院提出多起专利侵权诉讼,笔者简单表列如下:

 

日期

被告

起诉地

类型

2019/2/28

Apple, Amazon, Verizon

USITC

337调查

2019/2/13

Dell

德州西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9/2/8

Fujitsu

德州东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9/2/7

Barracuda Networks

加州东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9/1/25

Box, Inc.

德州西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9/1/25

Dropbox

德州西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9/1/9

Amazon

科罗拉多州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9/1/9

F5 Networks

科罗拉多州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8/12/27

SAP

德州东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8/12/26

Pandora Media

加州中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8/12/26

Apple

加州中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8/12/26

Spotify

加州中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8/12/26

Citrix

加州中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2018/12/26

Western Digital, WD

加州中区地方法院

专利诉讼

                                                                      注:资料搜集自网络,不一定完整

 

从上表中可看出,除了文章一开始说的苹果、亚马逊、和威瑞森电信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大厂也相继在各地方法院被同一批专利起诉了,可见得作为原告的Data Scape对于权利的主张非常积极,故若产品或服务具有云端同步功能的厂商,务必特别留意。

 

诉争专利分析

 

诉争专利的权项范围可谓非常宽泛,因此只要是有云端资料同步的产品都很有可能被主张侵权,以下使用337调查中的两篇US7617537、以及US8386581来简单分析其范围

 

US7617537

Claim 1. A communication method to transfer content data to a first apparatus from a second apparatus, comprising:

judging whether said first apparatus and said second apparatus are connected;

comparing, upon judging that said first apparatus and said second apparatus are connected, an identifier of said first apparatus with an identifier stored in said second apparatus;

comparing, when said identifier of said first apparatus corresponds to said identifier stored in said second apparatus, a first list of content data of said first apparatus and a second list of content data of said second apparatus;

transferring, from the second apparatus to the first apparatus, first content data, which is registered in said second list and is not registered in said first list; and

deleting, from the first apparatus, second content data, which is registered in said first list and is not registered in said second list.

本专利主权项的内容是关于两个不同装置之间的资料同步,尤其根据最后两个段落的描述,其实就是最基本的资料同步行为,包含了传送步骤、即同步时B装置会将A装置所没有资料传送至A装置,以及删除步骤、即同步时A装置会删除A装置有但B装置所没有的资料,简单的说就是「将A装置所存储的某些资料调整为与B装置的某些资料一模一样(少的复制、多的删除)」的功能,看得出此权项所保护的就是资料同步中非常基础的概念,范围可谓相当广大。

 

US8386581

Claim 1. 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torage unit configured to store content data to a storage medium;

a communication unit configured to communicate with an external apparatus;

a controller configured

to edit a list so that content data is registered in the list,

to uniquely associate the list with the external apparatus using a uniqu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xternal apparatus,

to extract the list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rnal apparatus from a plurality of lists in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hen the external apparatus is connected to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o control transferring of content data registered in the extracted list to the external apparatus

相较于上篇专利主权项著重在两装置之间的行为,本专利主权项则是著重在母机本体、或说是云端伺服器本身,从上文中标注高亮的文字可以看出,权项的保护重点在于「母机对于每个子机(即外接设备,可以理解为手机)皆具有对应的专属清单,当子机连接上母机时,母机自动将对应清单上内容下载至子机」。白话的说,只要能修改存储于远端的某一清单(例如音乐播放清单),然后手机对应的去下载清单中的资料(例如音乐档),提供清单或资料的伺服器很可能就会落在此专利范围中,范围同样相当广大。

 

另一方面,从如下的专利附图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本系列专利的概念,例如音乐伺服器50 (即上述的母机)可以将清单中的音乐下载至移动播放设备70中,而使用者则可以透过显示屏53配合输入设备1来编辑此清单。

 

取自US7617537,第11图

 

 

原告对于疑似侵权产品的主张

 

看完了诉争专利的大致内容后,接着来看看于337调查中、原告Data Scape主张被告的哪些产品落入此专利范围中。首先原告挑中了苹果的iTunes作为主张对象,根据苹果官方网页上的内容、原告主张iTunes的同步功能落入此专利范围。

 

Data Scape主张iTunes功能侵犯其专利。取自337-TA-3368之附件Exhibit 20-B

 

除了苹果iTunes之外,原告Data Scape于337调查中还另外主张了苹果iCloud、亚马逊Amazon Drive、亚马逊Amazon Kindle、亚马逊Amazon Music、以及威瑞森电信Verizon Cloud侵犯其专利权。另外从上述主张的产品中可以发现、被主张侵权的产品大多是云端服务,例如云盘或云端音乐提供服务,因此若有经营云端资料存储、或是云端音乐/视频提供服务的厂商、尤其是有进入美国市场的,需要特别注意本案的发展。

 

本文对于本次USITC 337调查的案件实质内容讨论就先到这里为止,以下与本案具体内容无关、是另一个笔者个人比较感兴趣的额外话题。

 

 

日本企业透过NPE来运营专利将成为常态吗?

 

其实本案对笔者而言比较惊讶的地方、既不是苹果又被诉了USITC 337调查、也不是诉争专利具有使相关产品都很难逃出的广大权利范围,反而最讶异的是这篇专利的申请人-索尼公司-开始透过NPE来运营专利这件事。因为根据笔者的印象,日本企业过往较少透过NPE来对其他企业主张专利权(但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在更早之前、对于像索尼这样的传统日本大企业而言,专利更像是一个储备的反击用护身符、而非向其他各公司收取权利金的武器。然而透过今天的案子我们能看出,日本大企业有开始透过NPE运营专利的迹象,尤其本次USITC 337调查、直接针对了索尼公司的CMOS元件客户-苹果、以及索尼产品销售渠道之一的亚马逊,可谓是铁了心放手让NPE去积极主张权利。

 

索尼会不会持续透过NPE来运营所持有的其他4万多件美国发明授权专利,或是其他日本企业会不会更多的使用这种NPE专利运营模式,还有待未来持续的观察。

 

作者:Johnny Chen

若对于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或来信讨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