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ET 优化与机器学习在编译器设计中的应用
1. WCET 感知的跟踪调度实验结果
在实际基准测试中,对 WCC 的 WCET 感知跟踪调度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验证。实验选用了来自 DSPstone、MediaBench、MiBench、MRTC 和 UTDSP 测试套件的 20 个代表性基准测试。实验采用了以下优化参数:
- 超时时间设定为 2 小时。
- 每调度两条跟踪路径后,通过 aiT 更新 WCEP。
- 所选跟踪路径的大小限制为 100 个基本块。
此外,还设置了另一种场景,即每调度四条跟踪路径后更新 WCEP,以比较不同更新频率对 WCET 和优化运行时间的影响。
1.1 WCET 结果
通过图 5.10 对比了 WCC 的局部调度和 WCET 感知跟踪调度对 WCET 的影响。以使用 WCC 最高优化级别 O3 且禁用指令调度时的估计 WCET 作为 100% 基准。各基准测试的第一组条形图展示了局部指令调度的结果,多数基准测试的改进效果并不显著,其中 edge_detect 基准测试的 WCET 改进效果最佳,达到了 7.6%,但也有部分基准测试(如 fir_float)的 WCET 略有下降,可能是由于调度过程中 NOP 指令被替换导致内存布局改变,产生了不利的线路交叉效应。总体而言,考虑的基准测试平均 WCET 降低了 0.4%。
与局部调度相比,WCET 感知跟踪调度取得了显著的改进。在大多数情况下,跟踪调度利用了多个基本块的扩展范围,表现优于局部调度。例如,sqrt 基准测试的估计 WCET 相对于 O3 和局部调度分别降低了 24.9% 和 25.0%。而且,由于 WCC 的回滚机制会丢弃导致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