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中的异构资源管理与编排
云计算范式已将数据中心管理的重点从提供裸金属资源转向为最终用户提供虚拟资源。虚拟化和容器化是管理和抽象计算资源的两种主流技术,它们各有优势。在云环境中,需要一个高级管理框架来大规模协调物理服务器上的虚拟资源。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技术和管理框架。
虚拟化和容器化技术
- 虚拟化 :通过将硬件组件抽象为逻辑对象来实现,通常借助硬件仿真和/或硬件组件在多个进程间的时间共享。提供虚拟化功能的软件组件称为管理程序(Hypervisor),也叫虚拟机管理器(VMM)。它能以最小的性能成本提供与底层物理服务器相同的虚拟环境实例,允许不同架构的操作系统在同一物理服务器上共存和同时运行。在虚拟环境中安装和运行的完整操作系统实例称为来宾虚拟机(VM)。
- 容器化 :另一种虚拟化类型,在操作系统层面提供隔离的应用执行环境。利用Linux原生功能,如控制组(cgroups)和命名空间来隔离应用/进程。由于容器不使用类似管理程序的中间件,多个容器应用可以共享主机操作系统上安装的公共库和硬件驱动程序,使容器应用更轻量级,更易于访问专用硬件。但容器应用安全性较低,功能也较少,本质上是一种应用包装机制。
从架构设计角度看,容器适合运行应用程序,而VMs适合构建虚拟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在实际部署中,选择虚拟化还是容器化技术来管理云环境,取决于云服务提供商(CSP)设定的业务目标。
常见的管理框架
虚拟化管理框架
| 框架名称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4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