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电路基础与实践
1. 等效电路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在电路分析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看似不同但功能等效的电路。例如,有两个电路,虽然它们的图示表示不同,但功能是等效的。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解释电路行为的重要原理之一。该定律指出,电路中环绕一周的电压总和为零。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电压源为电路提供 9V 的电压,那么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必须共同“消耗”这 9V 的电压。每个元件都会导致电势的降低,我们称之为电压降。
以图 3 - 9 所示的电路为例,这是一个由 10V 电源和三个串联电阻组成的电路。当电阻串联时,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值之和。在这个例子中,总电阻为 4kΩ + 6kΩ + 10kΩ = 20kΩ。根据欧姆定律(I = V / R),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为 10V / 20kΩ = 0.5mA。
电路中有四个可以测量电压的点,分别标记为 VA、VB、VC 和 VD。我们以电源的负极为参考点来确定各点的电压。VD 直接连接到电源负极,所以 VD = 0V(即接地);VA 连接到电源正极,所以 VA = 10V。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阻会产生电压降。对于 4kΩ 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V = I × R),电压降为 0.5mA × 4kΩ = 2V,所以 VB = 10V - 2V = 8V。同理,6kΩ 电阻的电压降为 3V,因此 VC = 8V - 3V = 5V。由于 10kΩ 电阻是连接到负极前的最后一个元件,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它的电压降必然是 5V。
总结这个例子,电压源提供 10V 的正电压,电阻产生的电压降为负电压。将正电压源和负电压降相加,10V - 2V - 3V - 5V = 0V,这与基尔霍夫电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