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计算机产业发展:从创新尝试到企业融合
1 引言
在荷兰计算机制造业的背景下,Electrologica的成立和持续运营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计算机制造领域汇聚了学术爱好者和谨慎的企业家。荷兰地域狭小,相关人员彼此熟悉,部分人在学术和商业领域都有涉足,甚至会转换阵营。然而,科学家和企业家真正合作成功的情况却很少见,双方常常难以达到对方的期望。Philips - Electrologica的合作是个例外,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2 战后创新精神下的计算机器
2.1 创新萌芽
战后初期,先进工程、自动化和仪器仪表等领域涌现出众多创新举措。1947年初,飞利浦董事会就“无人工厂”展开辩论,随后还委托战略侦察委员会对“飞利浦与智能机器”进行反思。尽管飞利浦消息灵通,但并未采取行动。
在荷兰西部的代尔夫特,1945年年轻工程师J. Woldringh提出建立仪器中央生产设施的想法,其雇主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国家应用研究机构的共享机构TPD。虽然工厂未建成,但TPD在20世纪50年代建造了一系列用于计算、控制和测量的设备。
2.2 英国之行的启发
1946年初,代尔夫特大学基金派遣十几名年轻工程师前往英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考察。Adriaan van Wijngaarden在伦敦写信给导师,提及数学机器的新奇之处,决定单独汇报,为荷兰计算机科学播下了种子。
代尔夫特大学基金还资助了光学教授Bram van Heel和数学教授Dick de Bruijn的项目,旨在开发用于光学计算的自动计算设备。1948年,该基金的年度竞赛呼吁撰写关于现代计算设备与纯数学关系的文章。这些举措共同营造了战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48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