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我主权身份(SSI):互联网身份的变革之路
1. 自我主权身份(SSI)简介
自我主权身份(Self-Sovereign Identity,简称 SSI)是互联网数字身份的全新模式。它受密码学、分布式网络、云计算和智能手机等新技术与标准的驱动,如同技术范式的转变,例如从键盘驱动的用户界面(如 MS-DOS)到图形用户界面(如 Windows、Mac、iOS),或是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变。而且,SSI 范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互联网底层基础设施和权力动态的变革,类似于交通领域从马匹出行到火车出行、从火车出行到汽车出行、再到飞机和喷气式飞机出行的转变,这些技术转变都给社会和商业的形态与动态带来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SSI 也是如此。
2. 互联网缺失身份层的问题
Kim Cameron 曾指出:“互联网在构建时没有身份层。”在 2004 - 2005 年,他在博客上发表的系列文章《身份法则》中解释道,互联网最初由美国军方(由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资助)在 20 世纪 60 - 70 年代开发,其目的是解决如何连接机器以在多个网络间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问题,采用的数据包数据交换和 TCP/IP 协议虽然出色,但通过该协议只能知道连接机器的地址,却无法得知使用该机器的人、组织或事物的信息。黑客还能更改计算机的硬件(MAC)或 IP 地址,使得当前网络级标识符难以信赖。
最初的互联网规模较小,使用网络的大多是学术计算机科学家,他们彼此熟悉,且参与网络需要访问昂贵的机器和具备复杂的技术技能,所以早期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圈子。但如今,互联网上有数十亿人和数十亿台设备,且大多是陌生人,许多人试图在互联网上欺骗他人,身份问题成为网络犯罪的主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