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多频振动主动抑制与孔隔板迷宫密封的研究
一、转子多频振动主动抑制
1.1 算法参数对比
在转子多频振动抑制中,研究了 PD - I&I 和 PD 两种算法在不同参数下对转子振动抑制的效果。相关算法参数如下表所示:
| 参数 | Kpx | Kdx | Kpy | Kdy | h |
| — | — | — | — | — | — |
| PD | 104 | 10 | 2 × 104 | 20 | —— |
| PD - I&I | 104 | 10 | 1.3 × 104 | 13 | 3 × 10–5 |
通过对不同转速下测量点 #1 处转子在 y 方向振动幅值的对比发现,PD - I&I 算法的振动抑制率明显高于 PD 算法。在各种转速下,两者的最大差异为 17.55%,最小差异为 3.14%。这表明在不同参数和各种转速下,PD - I&I 控制算法的振动抑制效果都优于 PD 控制算法。不过,当转速大于 1650 rpm 时,PD - I&I 算法的抑制率 Q 会下降,该算法仍需进一步改进。
1.2 研究结论
基于自适应沉浸和不变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多频振动转子的主动抑制方法,具体结论如下:
- PD 控制算法效果 :基于沉浸和不变性原理设计的 PD 控制算法,针对转子系统在多转速下的多频激励,对转子多频振动的抑制效果出色。理论上,通过增加控制器的频率阶数 n 可以抑制振动的高频分量,但会增加计算的实时性要求。
- PD - I&I 算法优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