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介绍
自从2006年Hinton等人发表了深度学习的经典论文《深度信任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以来,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自编码器(Autoencoder)是一种神经网络,它的目标是将输入数据压缩为一个中间表示,然后从中重构原始输入。这类模型的典型应用包括特征学习、数据压缩和去噪等。
然而,自编码器存在一个问题,即它们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从而导致模型性能不佳。此外,自编码器的学习目标通常是最小化输入数据与重构数据之间的误差,因此它们可能无法学习复杂的数据分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Kingma和Welling在2013年提出了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VAE是一种生成模型,它可以学习数据的分布,并且能够生成新样本。与自编码器不同,VAE使用了两个网络:编码器网络用于将输入数据压缩为中间表示,而解码器网络则用于从中间表示重构原始输入。VAE的学习目标是最大化数据生成的概率,而不是最小化输入数据与重构数据之间的误差。这使得VAE能够学习更复杂的数据分布,并且更容易避免局部最优解。
2. 核心概念与联系
2.1 变分引论
变分引论(Variational Inference)是一种用于估计后验概率的方法,它将推理过程视为优化过程。给定观测数据和先验概率,变分引论的目标是找到最接近真实后验概率的函数。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它可以在计算效率和准确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在深度学习领域中非常受欢迎。
2.2 自编码器
自编码器是一种神经网络,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