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
文章平均质量分 92
《计算:为了可计算的价值》技术专栏深入探讨了计算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我将以简明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计算的核心概念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意义。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这本专栏都能为您提供有关计算的深入见解,并启发您思考计算在未来的发展和创新中的巨大潜力。
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资深架构师、AI 应用专家与畅销技术作家。拥有十年在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一线互联网公司核心部门的研发与架构经验。作为一名坚定的技术实战派,他将丰富的工程经验与前瞻的 AI 视野相结合,专注于 AI 大模型应用、智能数据分析以及企业级复杂系统架构的设计与落地,对如何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真实的业务价值有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他是一位笔耕不辍的知识传播者和技术布道师,已出版《ClickHouse入门实战与进阶》《Spring Boot开发实战》《Kotlin从入门到进阶实战》《Kotlin极简教程》等多部广受好评的技术专著。其个人技术博客累计吸引了超过 1.6 亿次阅读,影响了数以万计的开发者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infinitetalk 在comfyui 中的部署与API调用生成数字人视频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ComfyUI中部署InfiniteTalk数字人生成系统的完整流程,包含环境配置(推荐12GB+显存和32GB内存)、模型下载与安装(含基础I2V模型和音频编码器)、工作流配置(图像/音频输入与参数调优)以及API自动化调用方法。重点说明了关键操作节点、硬件优化建议(如交换块大小设置)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如加速模式切换),同时提供了Python API调用示例代码,帮助用户实现从本地部署到自动化生成的全流程操作。原创 2025-11-19 15:48:40 · 470 阅读 · 0 评论 -
为 AI Agent 配备现实世界所需的技能( Agent Skills)
摘要:AgentSkills是一种新型智能体专业化方法,通过结构化文件夹(包含SKILL.md、指令、脚本和资源)为通用LLM智能体(如Claude)提供领域知识。该方法采用渐进式信息加载机制:元数据预加载→按需读取完整说明→选择性调用相关资源。技能支持代码工具集成,既可作为参考文档也能直接执行。文章详细介绍了技能构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及评估方法,指出该方法可实现知识可组合、可扩展和可移植,未来将支持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已在多个Claude平台应用,有望推动组织流程知识的标准化共享。原创 2025-11-19 11:00:37 · 449 阅读 · 0 评论 -
【光子AI / Photon AI】怎样用 python 完整实现:一张自己的照片,一段文本,生成一个数字人口播视频
摘要:使用Python创建数字人视频 本项目展示如何使用Python将静态照片和文本转换为会说话的数字人视频。核心流程分为两个步骤: 文本转语音(TTS):使用gTTS库将输入文本转换为自然语音的音频文件。 视频生成:利用开源项目SadTalker,将照片与生成的音频同步,创建具有唇形同步、表情和头部动作的视频。 项目推荐在Google Colab环境中运行,利用其免费GPU资源简化复杂环境配置。本地运行则需要NVIDIA显卡和配置好的PyTorch环境。最终生成的视频效果接近专业水平,适用于自动播报、虚拟原创 2025-11-17 11:54:44 · 368 阅读 · 0 评论 -
错误:FFmpeg 合并过程中出错。 FFmpeg 返回码: 1 Decoder (codec av1) not found for input stream #0:0
FFmpeg合并视频报错,原因是当前版本缺少AV1解码器,无法处理AV1编码的输入视频。解决方法有两种:1)推荐升级FFmpeg到支持AV1解码的新版本(提供各平台具体升级方法);2)临时方案是修改命令为-c:v copy直接复制视频流,但输出仍为AV1格式,兼容性较差。建议优先升级FFmpeg以彻底解决问题。原创 2025-11-16 02:33:54 · 286 阅读 · 0 评论 -
conda 执行报错:AttributeError: module ‘lib‘ has no attribute ‘X509_V_FLAG_NOTIFY_POLICY‘
该错误是由于Python的cryptography和pyOpenSSL包版本不兼容导致的。当pyOpenSSL调用底层OpenSSL库时,找不到所需的X509_V_FLAG_NOTIFY_POLICY属性。解决方案包括:1) 更新相关包(推荐conda update cryptography pyopenssl);2) 使用pip升级(pip install --upgrade cryptography pyopenssl);3) 彻底重装安全相关包;4) 优先使用conda-forge原创 2025-11-16 01:49:43 · 302 阅读 · 0 评论 -
代码在Linux Ubuntu 系统上执行报错: OSError: PortAudio library not found
在Linux Ubuntu系统上运行Python音频程序时报错"PortAudio library not found",原因是缺少PortAudio音频库。该错误发生在尝试导入sounddevice模块时,该模块需要依赖PortAudio库才能正常工作。解决方案是通过包管理器安装PortAudio开发库:sudo apt-get install libportaudio2 libportaudiocpp0 portaudio19-dev。安装完成后重新运行程序即可解决此依赖问题。原创 2025-11-16 00:51:45 · 104 阅读 · 0 评论 -
AI Agent 的记忆圣杯:万字解析大模型应用上下文优化策略:不仅仅是代码和架构的堆砌,更是关于如何赋予 AI Agent 持久、可靠“记忆”的哲学思考。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的快速发展,AI Agent已成为连接人工智能与实际应用的关键桥梁。然而,上下文窗口的限制、信息过载和记忆管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AI Agent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本文深入探讨了一套系统化的上下文管理解决方案,包含上下文压缩、上下文替换、上下文保留、上下文锚定、上下文合并、上下文共享和工具动态扩展七大核心优化策略。这些策略相互协同,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可靠的上下文管理体系,其中多项关键设计均为业界首次提出。原创 2025-11-14 16:46:48 · 299 阅读 · 0 评论 -
【顶尖大模型 Coding 能力大比拼】用 Java 实现一个 任务 DAG 调度执行的算法源代码,并给出具体的测试用例和执行结果
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拓扑排序的任务DAG调度执行算法,使用多线程并行执行可同时运行的任务。算法核心包括任务依赖关系构建、任务执行状态管理以及多线程并行调度机制。通过ExecutorService线程池管理任务执行,利用CountDownLatch监控任务完成情况。测试用例展示了3线程环境下执行包含5个任务的DAG图(A->B->E,A->C,A->D),其中任务B、C、D可并行执行,而E依赖于B完成。执行结果验证了算法能正确处理任务依赖关系并按拓扑顺序执行任务。原创 2025-11-14 16:15:06 · 41 阅读 · 0 评论 -
DeepSeek-R1 训练成本是多少?详细计算过程 DeepSeek-R1 在2025年9月发表于《自然》杂志的同行评审论文《DeepSeek-R1 通过强化学习激励LLM推理》
DeepSeek-R1通过强化学习(GRPO算法)激发大语言模型自主推理能力,无需依赖人工标注的推理轨迹。该研究在《自然》发表,成为首个经同行评审的主流大模型,树立了AI透明度新标杆。模型训练总成本587万美元(基础模型557.6万+强化学习29.4万),通过自我演化发展出验证、反思等复杂推理行为。研究团队开源了模型权重(MIT许可证)和完整技术资料,包括83页补充材料和64页评审记录。该工作证明纯强化学习可有效提升模型推理能力,为AI可解释性研究提供了重要范例。原创 2025-10-18 14:49:33 · 1800 阅读 · 0 评论 -
价值投资中的AI情感分析:多智能体系统解读市场心理
在价值投资领域,准确解读市场心理对于投资者做出明智决策至关重要。传统的价值投资方法主要依赖于财务报表分析、宏观经济数据等基本面信息,但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和心理因素同样会对资产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如何利用AI情感分析和多智能体系统来捕捉市场参与者的情绪信息,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市场心理,为价值投资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研究范围涵盖了金融市场中的各类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原创 2025-10-12 18:13:08 · 1651 阅读 · 0 评论 -
详细解析大语言模型提示工程化与能力评测手段,内容涵盖SFT、RAG、Function Calling和MCP等关键技术
然而,在视觉-语言模型的多模态推理研究中发现,SFT可能导致“伪推理路径”问题——模型学会的是推理过程的表面形式而非真正的推理能力。更令人深思的是,对于已对齐的模型,采用SFT+GRPO(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反而会导致平均12.7%的性能下降。另一项重要发现是,奖励加权策略可有效平衡SFT与RL的优势。在SIRAG框架中,过程级奖励信号的设计尤为关键,它包含基于规则的奖励(如数字识别、多项选择题正确性)和开放式奖励(使用奖励模型评估答案质量)的混合方法。原创 2025-09-26 23:27:41 · 3755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科学家的工具箱:10个必备的大数据技术栈
在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科学家的核心任务是从的数据中提取价值。然而,面对TB级甚至PB级的数据,传统的单机工具(如Excel、Python脚本)早已力不从心。此时,成为数据科学家的“倚天剑”——它们能高效处理海量数据、支持分布式计算、实现实时分析,并为机器学习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本文将梳理,覆盖数据存储、处理、分析、机器学习、可视化等全流程。每个技术栈将从四个维度展开,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其价值。无论你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数据科学家,都能从本文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原创 2025-09-01 02:30:36 · 1716 阅读 · 0 评论 -
文化适应性:AI提示设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关键因素
AI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已成为释放AI模型潜能的核心技能。一个精心设计的提示词能够引导AI生成更准确、更有用、更符合预期的输出。然而,在当前的提示词设计实践中,技术层面的优化(如清晰度、指令性、上下文构建)往往占据了大部分注意力,而文化适应性(Cultural Adaptability)这一关键维度却常常被边缘化,甚至完全被忽略。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共享的价值观、信仰、规范、行为模式和沟通方式的总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期望和交互习惯。原创 2025-08-24 12:45:05 · 444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规范性分析:构建企业数据资产的关键步骤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想找手机里的一张照片,翻了10分钟才找到——因为照片既没分类,也没打标签。销售数据存在Excel里,客户数据存在CRM系统,库存数据在ERP里,各系统的“客户ID”格式都不一样;同样是“订单金额”,有的系统算的是“税前”,有的算“税后”,统计时得反复核对;去年的用户行为数据存在旧服务器里,没人知道怎么打开,更别说用它做分析。本文的目的。原创 2025-09-01 12:03:29 · 1056 阅读 · 0 评论 -
机器学习在大数据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全攻略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它使计算机系统能够通过经验自动改进。从数据中学习,识别模式,并利用这些模式进行预测或决策。监督学习:从标记数据中学习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关系分类:预测类别标签(如垃圾邮件检测)回归:预测连续数值(如房价预测)排序:学习对象的排序关系(如搜索引擎结果排序)无监督学习:从未标记数据中发现隐藏模式和结构聚类:将相似对象分组(如用户分群)降维: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如PCA)密度估计:估计数据生成的概率分布半监督学习:结合少量标记数据和大量未标记数据进行学习。原创 2025-08-29 21:49:25 · 791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用有限资源启动订阅制技术产品?
当你资源有限时,你可能会羡慕那些融资千万的团队。但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于约束之中——Twitter最初是Odeo公司的「内部沟通工具」,Figma是创始人用业余时间开发的「周末项目」,Notion经历了5年「小步慢跑」才被广泛认知。用最小验证成本,撬动持续收入流。你不需要完美的产品,只需要一个能解决真实问题的MVP;不需要庞大的团队,只需要清晰的定位和极致的执行力;不需要巨额资金,只需要找到愿意为价值付费的1000名种子用户。原创 2025-08-31 11:45:40 · 1096 阅读 · 0 评论 -
创新突破点!提示工程架构师找到AI提示系统用户行为预测创新突破点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已从边缘技术演变为核心竞争力。随着GPT-4、Claude 3、Gemini等大语言模型(LLMs)的普及,人类与AI的交互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从传统的编程控制转向自然语言引导。这种转变催生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如何准确预测用户与AI系统交互时的行为模式,从而设计出更智能、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提示系统?作为一名拥有15年软件架构经验,且专注于AI系统设计的技术专家,我见证了提示工程从"试错艺原创 2025-08-25 12:21:58 · 999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标注工具对比:哪款工具最适合你的项目?
数据标注作为机器学习 pipeline 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模型性能的上限。本文提供了一份全面的技术分析,涵盖数据标注工具的理论基础、架构设计、实现机制和实际应用。通过深入剖析 18 款主流标注工具的技术特性,建立了包含 7 个维度、23 个关键指标的量化评估框架。文中详细阐述了从传统人工标注到智能标注的演进路径,揭示了半监督学习、主动学习与预训练模型在标注流程中的融合机制。原创 2025-08-22 18:58:43 · 702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开发环境搭建:Docker+K8s部署大数据集群(简化版教程)
你可能会问:“Docker Hub上不是已经有很多大数据组件的镜像了吗?为什么还要自己构建?版本控制:确保使用特定版本的大数据组件,避免因版本变更导致兼容性问题安全加固:移除不必要的组件,应用安全补丁,减少攻击面配置优化:根据特定硬件环境和工作负载优化组件配置依赖管理:预装必要的工具和库,满足特定数据处理需求合规要求:满足企业安全策略和合规性标准(如镜像扫描、签名验证)统一基础镜像:确保所有组件使用一致的基础操作系统和库版本。原创 2025-08-29 10:03:33 · 1329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领域 OLAP 的元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在大数据分析领域,联机分析处理(OLAP)系统已成为企业决策支持的核心基础设施。然而,随着数据规模爆炸式增长、分析复杂度提升以及多源数据融合需求增加,OLAP系统的元数据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OLAP元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方法论,从理论基础到实践落地,构建了涵盖元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服务和治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原创 2025-08-30 11:22:43 · 1630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数据湖的A_B测试平台架构设计
数据碎片化挑战多源异构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难以进行统一分析客户旅程跨多个触点(网站、APP、小程序、线下),数据割裂部门间数据壁垒导致"实验孤岛",无法进行全链路分析实验管理挑战缺乏统一的实验规划和资源分配机制实验设计不规范导致结果可信度低实验元数据分散,难以追踪实验历史和结果跨团队协作效率低,实验资源竞争和冲突技术架构挑战数据处理延迟高,影响实验反馈速度大规模并发实验导致资源消耗激增实验流量分配不准确,造成实验污染系统扩展性不足,难以支持海量实验和数据分析能力挑战。原创 2025-08-24 23:34:42 · 497 阅读 · 0 评论 -
AI应用架构师前瞻:2025年Agentic AI开源框架的潜力对比与架构师选型指南
Agentic AI是指具备自主感知、决策、行动和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实现预设目标。自主性(Autonomy):无需人类持续指导即可独立运作目标导向(Goal-directed):能够理解并追求明确或模糊的目标环境交互(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感知并影响其所处的环境适应性(Adaptivity):从经验中学习并改进行为社会性(Social ability):与人类或其他智能体进行有效交互概念澄清:并非所有自动化系统都是智能体。原创 2025-08-28 11:48:31 · 1103 阅读 · 0 评论 -
HBase入门指南:从零开始掌握大数据存储技术
在大数据技术体系中,HBase作为分布式列式存储数据库的典范,为海量数据提供了实时随机访问能力,成为Hadoop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本文将带领读者从零开始,系统性掌握HBase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实践技能。从基础概念到架构设计,从安装配置到性能优化,从API开发到集群管理,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无论你是大数据领域的初学者,还是寻求深化分布式存储技术理解的开发者,本文都将为你提供清晰的学习路径和专业洞见,助力你真正理解并高效应用这一强大的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数据规模挑战。原创 2025-08-22 22:07:59 · 776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领域分布式存储的教育数据存储管理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教育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数据爆炸式增长。从在线学习平台的点击流数据到校园物联网设备的感知数据,从多媒体教学资源到复杂的学习行为记录,教育数据的规模、多样性和价值都在呈指数级增长。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分布式存储技术解决教育大数据管理的核心挑战,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全面剖析了教育数据的存储架构、管理策略和最佳实践。通过生动的类比、详实的案例和可落地的技术方案,本文旨在帮助教育技术决策者和实施者构建高效、安全、可扩展的教育数据存储体系,为数据驱动的教育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原创 2025-08-29 20:12:25 · 1057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领域数据服务的云计算平台选型
[大数据与云计算融合架构图]原创 2025-08-30 01:34:28 · 2528 阅读 · 0 评论 -
探索大数据与RabbitMQ的完美结合之道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世界,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洪流。如何高效、可靠地收集、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已成为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深入探讨了消息队列技术尤其是RabbitMQ如何成为大数据处理架构中的关键组件,解决了实时数据采集、峰值流量处理、系统解耦和数据可靠传输等核心挑战。通过生动的比喻、详细的代码示例和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将展示RabbitMQ如何与大数据生态系统无缝集成,构建弹性可扩展的数据处理管道,为企业提供实时洞察和决策支持。原创 2025-08-28 14:37:19 · 951 阅读 · 0 评论 -
资深AI应用架构师:构建业务需求到技术架构自动化映射智能体的资源清单
在AI应用架构设计领域,"业务需求到技术架构的映射"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经验驱动型决策过程。效率瓶颈:复杂AI项目的需求-架构映射平均需要2-4周,且需求变更时响应滞后(据McKinsey调研,需求变更后架构调整的平均耗时是初始设计的60%)。一致性缺失:不同架构师对同一需求可能给出差异显著的方案,缺乏标准化映射逻辑(某互联网巨头内部实验显示,5位资深架构师对同一电商AI推荐系统需求的架构方案重合度仅为43%)。隐性知识流失。原创 2025-08-23 02:18:36 · 746 阅读 · 0 评论 -
2025AI员工体验架构最佳实践:微前端架构的应用与设计
技术挑战技术栈碎片化: 组织内部存在多种前端框架和库交付速度与质量平衡: 需要快速迭代同时保证系统稳定性性能与用户体验: 复杂应用导致加载缓慢和响应延迟跨平台一致性: 支持多种设备和访问场景组织挑战团队自治与协同: 支持独立团队开发同时保证整体一致性遗留系统整合: 逐步现代化而非完全重写现有应用技能差距: 不同团队间技术能力和经验水平参差不齐治理与标准: 在灵活性和一致性之间取得平衡用户体验挑战上下文切换成本: 员工在多个独立应用间切换导致效率损失个性化与标准化。原创 2025-08-28 16:09:24 · 1125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时代 Kafka 流处理 API 的使用详解
在这个“数据即石油”的时代,企业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以 PB 级增长。传统的“收集数据→存储数据→批量处理”模式(如每天凌晨跑批处理前一天的数据)已无法满足实时决策需求——比如电商的实时库存预警、金融的实时反欺诈、物流的实时路径优化等场景,都需要“数据产生即处理”的能力。本文的目的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实战案例,帮助读者从零掌握 Kafka Streams API 的核心原理和使用方法,理解如何用它构建高可靠、低延迟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原创 2025-08-30 21:56:58 · 930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领域的多源数据融合
多源数据指的是来自不同来源、具有不同结构、语义和格式的数据异构性(Heterogeneity)结构异构:结构化(SQL表)、半结构化(JSON、XML)、非结构化(文本、图像、音频);语义异构:同一概念在不同数据源中的表示不同(比如“用户ID”在APP中是“device_id”,在网页中是“user_token”);格式异构:CSV、Parquet、ORC、Avro等不同存储格式。海量性(Volume):单数据源可能达到TB级,多源融合后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时效性(Velocity)原创 2025-09-03 00:37:51 · 610 阅读 · 0 评论 -
深度洞察!大数据Spark的存储优化之道
在大数据处理领域,Apache Spark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计算框架,其强大的分布式计算能力使其能够处理PB级别的海量数据。存储成为了性能瓶颈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制约因素。根据Databricks的调查数据,在典型的Spark作业中,I/O操作占总执行时间的60%-80%,而存储相关的成本占整个大数据平台总拥有成本(TCO)的40%以上。问题陈述:传统的Spark存储策略往往忽视了数据布局、格式选择和资源配置的协同优化,导致大量不必要的磁盘I/O、网络传输和内存消耗。原创 2025-08-30 20:55:36 · 696 阅读 · 0 评论 -
AI应用架构师在智能标注平台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数据是燃料,模型是引擎"已成为行业共识。然而,高质量标注数据的获取一直是AI开发流程中的关键瓶颈。(纯人工标注速度慢,日均处理量有限)、(专业领域标注单价可达数百元/千条)、(人工主观偏差导致标注一致性差)。随着多模态数据(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普及和模型规模增长,对标注数据的需求呈指数级上升,传统方式已无法满足AI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原创 2025-08-24 15:23:38 · 1116 阅读 · 0 评论 -
大数据领域数据预处理:提升数据质量的秘诀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时代,“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这一原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适用。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大数据领域中数据预处理的艺术与科学,揭示提升数据质量的核心秘诀。从原始数据的混乱状态到建模前的高质量数据集,我们将系统讲解数据预处理的完整流程、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无论您是数据科学家、分析师还是大数据工程师,这篇文章都将为您提供实用的工具和见解,帮助您应对现实世界数据的复杂性,释放数据的真正价值。原创 2025-08-30 12:24:05 · 645 阅读 · 0 评论 -
从Star到Dollar:独立开发者开源变现的完整方法论
我有一个5k Star的开源项目,但下个月房租快交不起了。如果你是一位独立开源开发者,这句话可能戳中了你的痛点。我们花数百小时打磨代码、修复bug、回复issue,看着GitHub上的Star数从0涨到1k、5k、甚至10k,收获了社区的认可,却常常在“用爱发电”的循环里挣扎——贡献了代码却难以变现。为什么会这样?价值错配:开源项目创造的价值(比如帮企业节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往往被免费使用,开发者的劳动未被直接定价;变现路径模糊。原创 2025-08-31 18:24:53 · 1142 阅读 · 0 评论 -
7个架构设计案例:物理学研究智能助手如何实现从“辅助”到“引领”的突破?
本文将通过7个来自粒子物理、凝聚态、天体物理等领域的真实架构设计案例如何让AI理解物理规律的“知识”?如何让AI主动生成“科研假设”?如何让AI与研究者形成“闭环协同”?每个案例都包含问题背景、架构设计、实现细节、效果验证,帮你看清“引领型”智能助手的本质。原创 2025-09-02 10:35:29 · 874 阅读 · 0 评论 -
独立开发者开源创富,众筹项目的用户反馈处理
想象你是一位独立开发者,小李,花了6个月开发了一款开源的“智能笔记工具”,功能是帮用户自动整理碎片化信息。你在Kickstarter发起众筹,目标是筹集1万美元用于完善功能。众筹上线3天,你收到了200多条留言:有人说“导出PDF时格式错乱”(bug),有人问“能不能支持手写笔记”(新功能),还有人吐槽“界面按钮太小,老人看不清”(体验问题)……你兴奋又焦虑:这些反馈该怎么处理?忽略哪些?先做哪些?如果处理不好,用户可能觉得你不重视他们,众筹失败;原创 2025-08-31 17:02:58 · 781 阅读 · 0 评论 -
GPU加速大数据处理:从入门到精通,一篇就够了!
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高效地对海量、高维、异构的数据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传统的CPU架构,虽然设计灵活,擅长处理复杂的控制逻辑和串行任务,但在面对大规模并行计算时,其有限的核心数量和相对较低的内存带宽就显得力不从心。以典型的CPU为例,主流服务器级CPU通常拥有10-30个物理核心(支持超线程后逻辑核心数翻倍),而高端GPU则动辄拥有数千甚至上万个流处理器(CUDA Cores或Stream Processors)。原创 2025-08-30 17:14:59 · 1296 阅读 · 0 评论 -
大厂提示工程架构师在职培训体系的4个知识图谱设计,帮你构建体系
提示工程架构师(Prompt Engineering Architect)是在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交叉领域,专注于设计、开发和优化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提示工程系统的高级技术专家。这一角色超越了传统的提示工程师职责范围,需要具备系统思维、架构设计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核心价值主张技术翻译:将业务需求精确转化为技术规范,将AI能力转化为业务价值系统优化:设计高效、可靠、安全的提示工程系统架构,最大化LLM性能组织赋能:建立可持续的提示工程能力体系,推动AI技术在组织内的规模化应用。原创 2025-08-23 09:02:48 · 1128 阅读 · 0 评论 -
AI系统架构演进中的可观测性:4个工具帮你快速排查故障,减少 downtime!
Prometheus是由SoundCloud开发的开源监控系统,核心优势是时序数据采集+灵活查询;Grafana则是可视化平台,支持将Prometheus数据转化为直观的仪表盘。二者组合是云原生时代的"黄金搭档",在AI系统中负责基础设施层、模型推理层的metrics监控。Jaeger是Uber开源的分布式追踪系统,基于Google Dapper论文设计,核心功能是追踪请求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全链路路径。当推理延迟突然增加时,如何定位是特征服务慢了,还是模型推理本身慢了?原创 2025-08-31 23:41:48 · 584 阅读 · 0 评论 -
AI应用架构师教你快速上手增量学习应用实践
关键词:增量学习(Incremental Learning)、持续学习(Continual Learning)、机器学习系统架构、概念漂移检测、模型更新策略、在线学习算法、终身学习系统设计在当今数据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批量学习模式面临着效率低下、资源消耗大、无法适应动态环境等严峻挑战。增量学习作为一种能够使AI系统持续学习新知识而不忘记已有知识的关键技术,正在成为构建智能应用的核心支柱。本文作为AI应用架构师的实战指南,全面解析了增量学习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和最佳实践。从理论基础到架构设计,从算法实现到系原创 2025-08-28 09:05:05 · 813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