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 “傅里叶变换” 相关合集。
略作重排,未整理去重。
图片清晰度限于引文原状。
如有内容异常,请看原文。
信号处理 –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知知知_了 于 2020-10-23 12:25:36 发布
一、前言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式

函数 f ( t ) f(t) f(t) 的傅里叶变换存在的充分条件是在无限区间内 f ( t ) f(t) f(t) 绝对可积,但它并非必要条件。

当引入广义函数的概念后,许多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的函数也能进行傅里叶变换,这给信号与系统分析带来很大方便。
二、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三、奇异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1、冲激函数的频谱
方法一: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式,并且考虑到冲激函数的取样性质,得

其频谱密度在 − ∞ < ω < ∞ -\infty<\omega<\infty −∞<ω<∞ 区间处处相等,常称为 “均匀谱” 或 “白色频谱”。
方法二:应用广义极限的概念,单位冲激函数 δ ( t ) \delta(t) δ(t) 是幅度为 1 τ \frac{1}{\tau} τ1 ,脉宽为 τ \tau τ 的矩形脉冲当 τ → 0 \tau\rightarrow0 τ→0 的广义极限,因而可以写为

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因而

所以

2、冲激函数导数的频谱
冲激函数导数定义式为

其中 φ ( t ) \varphi(t) φ(t) 为检验函数, φ ( t ) \varphi(t) φ(t) 是急降的。
按广义函数理论,由于选取了性能良好的检验函数空间 Φ \Phi Φ ,广义函数的各阶导数都存在并且仍属于缓增广义函数空间 Φ ′ \Phi^{\prime} Φ′ 。
根据定义,冲激函数的一阶导数 δ ′ ( t ) \delta^{\prime}(t) δ′(t) 的频谱函数为:

即 δ ′ ( t ) \delta^{\prime}(t) δ′(t) 的频谱函数为:


3、单位直流信号的频谱
幅度等于 1 1 1 的直流信号可表示为 f ( t ) = 1 , − ∞ < t < ∞ f(t) = 1, -\infty < t < \infty f(t)=1,−∞<t<∞
显然,该信号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但其傅里叶变换却存在。
根据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对称性),可得

4、符号函数的频谱
符号函数记作 s g n ( t ) sgn(t) sgn(t) ,它的定义为:

显然,该函数也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
函数 s g n ( t ) sgn(t) sgn(t) 可看作是:

当 α \alpha α 趋于 0 0 0 时的极限,因此其频谱函数也是 f 1 ( t ) f_{1}(t) f1(t) 的频谱函数 F 1 ( j ω ) F_{1}(j\omega) F1(jω) 当 α \alpha α 趋于 0 0 0 时的极限。

它是 ω \omega ω 的奇函数,在 ω = 0 \omega = 0 ω=0 处 F 1 ( 0 ) = 0 F_{1}(0)=0 F1(0)=0 ,因此当 α \alpha α 趋近于零时,有:

于是得

5、阶跃函数的频谱
单位阶跃函数 u ( t ) u(t) u(t) 也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它可看作是幅度为 1 2 \frac{1}{2} 21 的直流信号与幅度为 1 2 \frac{1}{2} 21 的符号函数之和,即:

对上式两边进行傅里叶变换,得

四、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表



常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及其频谱
YprgDay于 2023-12-05 15:42:07 发布
本文围绕管致中的《信号与线性系统》上册,探讨了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包括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频域和时域分析方法,以及滤波器设计等内容。
表3-1 傅里叶变换表(几种常用函数及其频谱)





参考:《信号与线性系统(上册)》管致中
领悟《信号与系统》之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应用
太阳风暴已于 2023-08-16 13:28:49 修改
依据傅里叶变换对的概念,非周期连续时间信号可表述为指数函数的积分。利用该积分的性质,可建立时域与频域之间的关联,并推导得到一系列简化运算的公式。
一、傅里叶变换性质表

二、傅里叶性质详细说明
(一)傅里叶变换式

该变换式建立了信号时域与频域的映射关系,因此同一信号可通过时域与频域两种形式描述,且两种形式可相互转换。本节重点分析信号在时域中进行运算或变换时,在频域中产生的对应效应。
1. 线性性质
利用线性性质可将复合信号分解为多个简单信号分量,分别求解各分量的傅里叶变换后再进行合并,核心思想是通过“分解-求解-合并”的步骤简化复杂问题。该性质与线性时不变(Linear Time-Invariant, LTI)系统的线性齐次变换特性一致。
(1)定义

(2)例题

2. 尺度变换特性
尺度变换特性的核心规律为:
- 连续时间信号在时域展宽( 0 < a < 1 0 < a < 1 0<a<1)时,其频谱在频域压缩;
- 信号在时域压缩( a > 1 a > 1 a>1)时,其频谱在频域展宽;
- 若 a < 0 a < 0 a<0,则信号时域波形反转,同时伴随压缩或展宽。
该特性揭示了时间与频率的反比关系,通常称为“时频展缩”。由周期 T T T与频率 F F F的关系 F = 1 / T F = 1/T F=1/T可直接验证这一反比特性。
在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中,尺度变换特性是关键考量因素。例如,若需提高系统传输效率,需对传输信号进行时域压缩,但压缩后的信号要求系统具备更宽的频带。
(1)定义

(2)证明

(3)例题

3. 时移特性
时移特性表明:当信号在时域发生移位(反映信号接入时间的变化)时,其幅度频谱保持不变,而相位频谱会叠加一个与角频率 ω \omega ω成线性关系的附加相移 ± ω t 0 \pm \omega t_0 ±ωt0( t 0 t_0 t0为时域移位量)。
(1)定义

(2)证明

(3)例题

4. 频移特性
频移特性是信号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性质之一,其核心功能是实现“频谱搬移”。
(1)定义

(2)证明

(3)例题

(4)工程应用
频移特性在调幅、同步解调等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其核心原理是:在时域将信号
f
(
t
)
f(t)
f(t)(称为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cos
(
ω
0
t
)
\cos(\omega_0 t)
cos(ω0t)或
sin
(
ω
0
t
)
\sin(\omega_0 t)
sin(ω0t)相乘,得到高频已调信号
y
(
t
)
y(t)
y(t),即:
y
(
t
)
=
f
(
t
)
⋅
cos
(
ω
0
t
)
y(t) = f(t) \cdot \cos(\omega_0 t)
y(t)=f(t)⋅cos(ω0t)
频谱搬移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图给出了门函数及高频脉冲信号的时域波形与对应频谱:

由图可见:当用低频信号 f ( t ) f(t) f(t)对载频为 ω 0 \omega_0 ω0的正弦信号进行幅度调制时,高频已调信号的频谱是将 f ( t ) f(t) f(t)的频谱 F ( j ω ) F(j\omega) F(jω)按比例复制为两份,分别向 ω = ω 0 \omega = \omega_0 ω=ω0和 ω = − ω 0 \omega = -\omega_0 ω=−ω0方向搬移,且搬移过程中幅度频谱的形态保持不变。这一过程即为电子技术中的“调幅”。
5. 时域微分特性
时域微分特性的核心作用是:将时域的微分运算转换为频域的乘法运算,从而简化运算过程。
(1)定义

(2)证明

(3)例题

6. 频域微分特性
(1)定义

(2)证明

7. 时域积分特性
(1)定义

(2)例题


8. 频域积分特性
(1)定义

(2)例题

9. 卷积定理
卷积定理包括时域卷积定理与频域卷积定理,其核心是建立时域与频域卷积运算的映射关系。
(1)时域卷积定理
时域卷积定理表述为:两个信号在时域的卷积的傅里叶变换,等于两个信号各自傅里叶变换的乘积。利用该性质,可将复杂的时域卷积运算转换为简单的频域乘法运算。
- 定义:

- 证明:

(2)频域卷积定理
频域卷积定理表述为:两个信号在频域的卷积的傅里叶逆变换,等于两个信号各自的乘积。由于该过程可理解为一个信号对另一个信号的幅度进行调制,因此频域卷积定理也称为“幅度调制定理”。
- 定义:

-
例题:


10. 对称性
对称性(又称对偶性)表明:当时间变量 t t t与频率变量 ω \omega ω交换时,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逆变换的形式呈现对称关系。利用该性质可简化部分信号的傅里叶正变换与逆变换求解过程。
(1)定义

(2)证明

(3)例题

11. 帕塞瓦尔定理
(1)定义

(2)物理意义
非周期信号通常为能量信号(平均功率为零,总能量有限),其总能量 W W W可在时域表示为:

帕塞瓦尔定理的核心结论是:非周期信号在时域计算的总能量,与在频域计算的总能量相等。由于 ∣ F ( j ω ) ∣ 2 |F(j\omega)|^2 ∣F(jω)∣2是 ω \omega ω的偶函数,总能量也可表示为:

关于傅里叶变换:时移与频移解读之解读
卓晴已于 2022-05-02 17:53:47 修改
一、简介
本文聚焦傅里叶变换中相互关联的三大核心特性——时移特性、频移特性与尺度特性。对《信号与系统》学科的深入理解,需结合经典理论推导、物理直观分析及数值计算验证三个维度,方可在工程应用中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建立对信号时域与频域映射关系的系统性认知。
关键词: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时移特性,频移特性,尺度特性
00 背景
在西土城山羊卷的博文《傅里叶变换:时移与频移性质解读》中,其对傅里叶变换时移与频移特性的物理意义解读具有创新性,突破了传统教材中仅侧重数学推导的局限,为理解时域-频域关联提供了更直观的视角,本文将基于该视角展开进一步分析。
01 时移特性
傅里叶变换的时移特性表述为:若信号 f ( t ) f(t) f(t)在时域延迟 t 0 t_0 t0( t 0 ≥ 0 t_0 \ge 0 t0≥0),形成新信号 f ( t − t 0 ) f(t - t_0) f(t−t0),则该延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F t 0 ( j ω ) F_{t_0}(j\omega) Ft0(jω)与原信号频谱 F ( j ω ) F(j\omega) F(jω)的关系满足:
F t 0 ( j ω ) = F ( j ω ) ⋅ e − j ω t 0 F_{t_0}(j\omega) = F(j\omega) \cdot e^{-j\omega t_0} Ft0(jω)=F(jω)⋅e−jωt0
1.1 性质证明
时移特性的证明可通过傅里叶变换定义结合变量替换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
傅里叶变换定义:原信号 f ( t ) f(t) f(t)的傅里叶变换为
F ( j ω ) = ∫ − ∞ ∞ f ( t ) e − j ω t d t F(j\omega) = \int_{-\infty}^{\infty} f(t) e^{-j\omega t} dt F(jω)=∫−∞∞f(t)e−jωtdt
-
延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对延迟信号 f ( t − t 0 ) f(t - t_0) f(t−t0)代入变换定义,得
F t 0 ( j ω ) = ∫ − ∞ ∞ f ( t − t 0 ) e − j ω t d t F_{t_0}(j\omega) = \int_{-\infty}^{\infty} f(t - t_0) e^{-j\omega t} dt Ft0(jω)=∫−∞∞f(t−t0)e−jωtdt
-
变量替换:令 l = t − t 0 l = t - t_0 l=t−t0,则 t = l + t 0 t = l + t_0 t=l+t0, d t = d l dt = dl dt=dl,积分上下限保持不变。代入上式得
F t 0 ( j ω ) = ∫ − ∞ ∞ f ( l ) e − j ω ( l + t 0 ) d l F_{t_0}(j\omega) = \int_{-\infty}^{\infty} f(l) e^{-j\omega (l + t_0)} dl Ft0(jω)=∫−∞∞f(l)e−jω(l+t0)dl
-
分离指数项并化简:利用指数运算性质 e − j ω ( l + t 0 ) = e − j ω l ⋅ e − j ω t 0 e^{-j\omega (l + t_0)} = e^{-j\omega l} \cdot e^{-j\omega t_0} e−jω(l+t0)=e−jωl⋅e−jωt0,将常数项 e − j ω t 0 e^{-j\omega t_0} e−jωt0提出积分外,得
F t 0 ( j ω ) = e − j ω t 0 ⋅ ∫ − ∞ ∞ f ( l ) e − j ω l d l = F ( j ω ) ⋅ e − j ω t 0 F_{t_0}(j\omega) = e^{-j\omega t_0} \cdot \int_{-\infty}^{\infty} f(l) e^{-j\omega l} dl = F(j\omega) \cdot e^{-j\omega t_0} Ft0(jω)=e−jωt0⋅∫−∞∞f(l)e−jωldl=F(jω)⋅e−jωt0
至此,时移特性得证。
1.2 物理解释
从上述公式可提取时移特性的两个核心物理意义:
- 幅度谱不变,相位谱附加线性相移:延迟仅影响信号的相位频谱,所有频率分量均叠加一个统一形式的负相位因子 e − j ω t 0 e^{-j\omega t_0} e−jωt0,而幅度频谱 ∣ F ( j ω ) ∣ |F(j\omega)| ∣F(jω)∣保持不变。这表明时域延迟不改变信号的频率成分及各成分的相对强度。
- 相位延迟与频率成正比:附加相移的大小 Δ ϕ ( ω ) = − ω t 0 \Delta\phi(\omega) = -\omega t_0 Δϕ(ω)=−ωt0与角频率 ω \omega ω呈线性关系,比例系数为 − t 0 -t_0 −t0。即频率越高的分量,其相位延迟越大。
1.2.1 特定信号举例
以由 4 个正弦分量叠加的信号为例,验证时移特性的物理意义。设信号表达式为:
f
(
t
)
=
sin
(
10
t
)
+
sin
(
12
t
)
+
sin
(
15
t
)
+
sin
(
18
t
)
f(t) = \sin(10t) + \sin(12t) + \sin(15t) + \sin(18t)
f(t)=sin(10t)+sin(12t)+sin(15t)+sin(18t)
该信号的时域波形及各频率分量波形如下图所示:

▲ 图 1.2.1 信号 f(t) 的四个频率分量
生成上述波形的 Python 代码如下:
from headm import * # 导入自定义工具库
fdim = [10, 12, 15, 18] # 四个正弦分量的角频率(rad/s)
t = linspace(0, 2, 1000) # 时间序列:0~2s,共 1000 个采样点
plt.clf()
plt.figure(figsize=(10, 10)) # 设置画布尺寸
# 绘制叠加信号波形
plt.subplot(len(fdim) + 1, 1, 1)
sumsin = zeros(len(t))
for f in fdim:
sumsin += sin(f * t)
plt.plot(t, sumsin, label=' 叠加信号 ')
plt.xlabel("时间 t (s)")
plt.ylabel("幅度")
plt.grid(True)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 绘制各频率分量波形
for idx, f in enumerate(fdim):
plt.subplot(len(fdim) + 1, 1, idx + 2)
plt.plot(t, sin(f * t), label=f'ω = {f} rad/s')
plt.xlabel("时间 t (s)")
plt.ylabel("幅度")
plt.grid(True)
plt.legend()
plt.tight_layout()
plt.savefig(r"d:\temp\figure1.jpg") # 保存图像
plt.close()
tspshowimage(image=r"d:\temp\figure1.jpg") # 显示图像
若将信号延迟 t 0 = 0.1 s t_0 = 0.1 \, \text{s} t0=0.1s,得到延迟信号 f ( t − 0.1 ) f(t - 0.1) f(t−0.1),其波形及各分量波形如下图所示:

▲ 图 1.2.2 延时信号对应的波形及其各个频率分量
从图中可直观观察到:
- 所有频率分量均延迟相同的时间 t 0 = 0.1 s t_0 = 0.1 \, \text{s} t0=0.1s,验证了“时域延迟是全局统一的”这一特性;
- 高频分量(如 ω = 18 rad/s \omega = 18 \, \text{rad/s} ω=18rad/s)的相位偏移更明显,符合“相位延迟与频率成正比”的规律。
下图进一步展示了不同典型信号(如矩形脉冲、正弦信号)经时域延迟后的频谱与相位变化,直观体现时移对相位谱的线性调制作用:

▲ 图 1.2.3 几种不同的典型信号平移后对应的频谱和相位
02 频移特性
频移特性是傅里叶变换中与时移特性对偶的核心性质,其工程应用(如调幅、解调)极为广泛。西土城山羊卷 对该特性的解读重点在于区分“频移”与“尺度变换”的本质差异,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
2.1 性质证明
频移特性表述为:若信号
f
(
t
)
f(t)
f(t)的频谱
F
(
j
ω
)
F(j\omega)
F(jω)在频域平移
ω
0
\omega_0
ω0,形成新频谱
F
(
j
(
ω
−
ω
0
)
)
F(j(\omega - \omega_0))
F(j(ω−ω0)),则该频移频谱对应的时域信号
f
ω
0
(
t
)
f_{\omega_0}(t)
fω0(t)满足:
f
ω
0
(
t
)
=
f
(
t
)
⋅
e
j
ω
0
t
f_{\omega_0}(t) = f(t) \cdot e^{j\omega_0 t}
fω0(t)=f(t)⋅ejω0t
证明过程基于傅里叶逆变换定义,步骤如下:
-
傅里叶逆变换定义:原信号 f ( t ) f(t) f(t)由其频谱逆变换得到
f ( t ) = 1 2 π ∫ − ∞ ∞ F ( j ω ) e j ω t d ω f(t) = \frac{1}{2\pi} \int_{-\infty}^{\infty} F(j\omega) e^{j\omega t} d\omega f(t)=2π1∫−∞∞F(jω)ejωtdω
-
频移频谱的逆变换:对频移频谱 F ( j ( ω − ω 0 ) ) F(j(\omega - \omega_0)) F(j(ω−ω0))代入逆变换定义,得
f ω 0 ( t ) = 1 2 π ∫ − ∞ ∞ F ( j ( ω − ω 0 ) ) e j ω t d ω f_{\omega_0}(t) = \frac{1}{2\pi} \int_{-\infty}^{\infty} F(j(\omega - \omega_0)) e^{j\omega t} d\omega fω0(t)=2π1∫−∞∞F(j(ω−ω0))ejωtdω
-
变量替换:令 λ = ω − ω 0 \lambda = \omega - \omega_0 λ=ω−ω0,则 ω = λ + ω 0 \omega = \lambda + \omega_0 ω=λ+ω0, d ω = d λ d\omega = d\lambda dω=dλ,积分上下限保持不变。代入上式得
f ω 0 ( t ) = 1 2 π ∫ − ∞ ∞ F ( j λ ) e j ( λ + ω 0 ) t d λ f_{\omega_0}(t) = \frac{1}{2\pi} \int_{-\infty}^{\infty} F(j\lambda) e^{j(\lambda + \omega_0)t} d\lambda fω0(t)=2π1∫−∞∞F(jλ)ej(λ+ω0)tdλ
-
分离指数项并化简:利用指数运算性质 e j ( λ + ω 0 ) t = e j λ t ⋅ e j ω 0 t e^{j(\lambda + \omega_0)t} = e^{j\lambda t} \cdot e^{j\omega_0 t} ej(λ+ω0)t=ejλt⋅ejω0t,将常数项 e j ω 0 t e^{j\omega_0 t} ejω0t提出积分外,得
f ω 0 ( t ) = e j ω 0 t ⋅ 1 2 π ∫ − ∞ ∞ F ( j λ ) e j λ t d λ = f ( t ) ⋅ e j ω 0 t f_{\omega_0}(t) = e^{j\omega_0 t} \cdot \frac{1}{2\pi} \int_{-\infty}^{\infty} F(j\lambda) e^{j\lambda t} d\lambda = f(t) \cdot e^{j\omega_0 t} fω0(t)=ejω0t⋅2π1∫−∞∞F(jλ)ejλtdλ=f(t)⋅ejω0t
至此,频移特性得证。
2.2 物理解释
频移特性的物理意义可从“时域调制-频域搬移”的对应关系展开:
- 时域调制对应频域搬移:时域中信号 f ( t ) f(t) f(t)与复振荡 e j ω 0 t e^{j\omega_0 t} ejω0t的乘积,本质是对 e j ω 0 t e^{j\omega_0 t} ejω0t进行幅度调制( f ( t ) f(t) f(t)为调制信号, e j ω 0 t e^{j\omega_0 t} ejω0t为载波),调制结果在频域表现为原频谱 F ( j ω ) F(j\omega) F(jω)向 ω = ω 0 \omega = \omega_0 ω=ω0方向整体搬移。
- 实载波调制的频谱对称搬移:工程中常用实正弦载波 cos ( ω 0 t ) \cos(\omega_0 t) cos(ω0t)(而非复振荡 e j ω 0 t e^{j\omega_0 t} ejω0t),利用欧拉公式 cos ( ω 0 t ) = 1 2 ( e j ω 0 t + e − j ω 0 t ) \cos(\omega_0 t) = \frac{1}{2}(e^{j\omega_0 t} + e^{-j\omega_0 t}) cos(ω0t)=21(ejω0t+e−jω0t)可知,此时频谱会向 ω = ω 0 \omega = \omega_0 ω=ω0和 ω = − ω 0 \omega = -\omega_0 ω=−ω0两个方向对称搬移,形成“上边带”与“下边带”,这是调幅通信的核心原理。
下图展示了信号频谱搬移与时域调制的对应过程,直观体现频移特性的工程意义:

▲ 图 2.2.1 信号频谱的搬移对应的信号调制过程
2.3 尺度变换对应的频率变化
西土城山羊卷 提出的关键疑问——“频谱搬移使频率升高,为何时域表现不是尺度压缩?”——需通过对比频移特性与尺度变换特性的本质差异解答。
(1)尺度变换特性的核心规律
若信号 f ( t ) f(t) f(t)在时域发生尺度变换,形成新信号 f ( a t ) f(a t) f(at)( a ≠ 0 a \neq 0 a=0),则其傅里叶变换满足:
F { f ( a t ) } = 1 ∣ a ∣ F ( j ⋅ ω a ) \mathcal{F}\{f(a t)\} = \frac{1}{|a|} F\left(j \cdot \frac{\omega}{a}\right) F{f(at)}=∣a∣1F(j⋅aω)
该特性的物理意义为:
- 当 a > 1 a > 1 a>1时,时域信号压缩,频域频谱展宽且幅度降低(频率升高);
- 当 0 < a < 1 0 < a < 1 0<a<1时,时域信号展宽,频域频谱压缩且幅度升高(频率降低);
- 当 a < 0 a < 0 a<0时,信号在时域反转,同时伴随上述尺度变换效应。
(2)频移与尺度变换的本质差异
| 对比维度 | 频移特性( f ( t ) ⋅ e j ω 0 t f(t) \cdot e^{j\omega_0 t} f(t)⋅ejω0t) | 尺度变换特性( f ( a t ) f(a t) f(at)) |
|---|---|---|
| 时域表现 | 信号幅度被复载波调制,波形周期不变 | 信号波形被压缩/展宽,周期改变 |
| 频域表现 | 频谱整体搬移,带宽不变 | 频谱展宽/压缩,带宽改变 |
| 频率分量变化 | 各频率分量的数值均增加 ω 0 \omega_0 ω0(偏移) | 各频率分量的数值按比例 1 / a 1/a 1/a缩放 |
| 工程应用 | 调幅、解调、信号混频 | 信号采样率转换、时域压缩存储 |
下图展示了傅里叶变换尺度特性的时域-频域对应关系,清晰区分其与频移特性的差异:

▲ 图 2.3.1 傅里叶变换的尺度性质
变换总结
本文系统分析了傅里叶变换的时移特性、频移特性及尺度变换特性,三者的核心关联与差异可归纳为:
- 对偶性:时移特性(时域延迟→频域线性相移)与频移特性(频域搬移→时域复调制)呈对偶关系,均体现时域-频域的线性映射;
- 本质差异:频移是频谱的“整体偏移”,不改变带宽与频率分量比例;尺度变换是频谱的“缩放”,改变带宽与频率分量数值;
- 理解维度:对三大特性的掌握需结合“数学推导(严谨性)”“物理直观(现象解释)”“数值验证(工程落地)”,三者协同方可建立对信号时域-频域关系的深度认知,为后续滤波、调制、采样等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傅里叶变换:时移与频移性质解读
科历杨curlyoung 已于 2022-01-23 19:38:37 修改
一、时移性质
F [ f ( t − t 0 ) ] = F ( f ) e − j 2 π f t 0 \mathscr{F}[f(t - t_0)] = F(f)e^{-j2\pi ft_0} F[f(t−t0)]=F(f)e−j2πft0
时域信号可以分解为无穷多个谐振信号。当信号在时域上有 t 0 t_0 t0 的时延后,所有的谐振信号也会有 t 0 t_0 t0 的时延。从上述表达式可以看出,不同频率成分的时延大小相同,但相位改变量与其频率有关。频率为 f f f 的谐振成分的相位改变量为 2 π f t 0 2\pi ft_0 2πft0。在相同时间下,高频成分的相位改变量自然更大。
相位改变量为负的原因:时域中本应在 0 时刻到达的信号被推迟到了 t 0 t_0 t0 时刻。相应地,各频率分量本应在 0 时刻的相位值也改到了 t 0 t_0 t0 时刻。而当前 0 时刻的相位落后于 t 0 t_0 t0 时刻,因此各频率成分的相位表现为落后而非超前,故有负值的附加相位。
二、频移性质
F [ f ( t ) e j 2 π f 0 t ] = F ( f − f 0 ) \mathscr{F}[f(t)e^{j2\pi f_0t}] = F(f - f_0) F[f(t)ej2πf0t]=F(f−f0)
该式右侧表明信号的频谱整体向右移动 f 0 f_0 f0,即信号的频率提高。在时域上,信号的振荡速度加快,但这种加快并不表现为时域信号的压缩,因此并非 f ( t / ? ) f(t/?) f(t/?) 的形式。实际上是将 F ( f ) F(f) F(f) 从 0 频搬移到 f 0 f_0 f0 中心频率上,属于调制操作。因此时域应写作 f ( t ) cos 2 π f 0 t f(t)\cos2\pi f_0t f(t)cos2πf0t,由于现在是复数表示形式,所以写为 f ( t ) e j 2 π f 0 t f(t)e^{j2\pi f_0t} f(t)ej2πf0t。
via:
- 信号处理–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常用信号的傅里叶变换_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45732223/article/details/109104813 - 常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及其频谱_函数的频谱-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weixin_48412658/article/details/134809007 - 领悟《信号与系统》之 傅立叶变换的性质与应用_傅里叶变换性质-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43680827/article/details/128067081 - 关于傅里叶变换:时移与频移解读之解读_时移和频移-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zhuoqingjoking97298/article/details/122746177 - 傅里叶变换:时移与频移性质解读_傅里叶变换的时移特性和频移特性-优快云博客
https://blog.youkuaiyun.com/curledgoat/article/details/122621046
17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