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路由 3 个定时器的工作流程
根据 RFC2453, RIP 协议一共定义了 3 种定时器:
-
更新定时器 (Update Timer)
RIP 的更新信息发布是由更新定时器控制的,默认为每 30s 发送一次,每一个路由表项对应两个定时器:老化定时器和垃圾收集定时器。当学到一条路由并添加到路由表中时,老化定时器启动。
-
老化定时器 (Age Timer)
如果老化定时器超时(Age Out),设备仍没有收到邻居发来的更新报文,则把该路由的度量值置为 16(表示路由不可达),并启动垃圾收集定时器。如果垃圾收集定时器超时,设备仍然没有收到更新报文,则删除该条目。
-
垃圾收集定时器 (Garbage-collectTimer)
一条路由失效以后直到从 RIP 数据库中清除将会经过老化和垃圾收集阶段。老化阶段, 路由出现在路由表中,转发数据报文,但在垃圾收集阶段,路由仅在 RIP 数据库中存在,不转发数据报文,此期间 RIP 会向邻居路由器发送 RIP 毒化路由更新(Metric 为 16 的路由更新),任何接收到该毒化路由的 RIP 路由器,从路由表中撤销该路由,并在 RIP 数据库中为该路由启动垃圾收集定时器,开始扩散毒化路由。
RIP 路由 4 种防环方法
-
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s)
为了避免路由器收到自身发送的无效路由信息而引发循环路由,路由器在接收到路由信息后,不允许从同一接口向网络中发送该信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信息流,避免了路由环路的产生,节省了链路带宽资源。
-
毒性逆转(Poisoned Reverse)
作为对水平分割的一种改进,当路由器接收到自身所引入的路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