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研究:怀孕让大脑 “变样”,是进化还是负担?

注:本文为 “妊娠脑可塑性” 相关合辑。
略作重排,详情请看原文。


怀孕对女性大脑与身体的深层改变及长期影响

引言:被忽视的生命转折

“人们当然关注怀孕,但主要都是对身体的关注,是为了确保妊娠顺利。”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经科学家 Liisa Galea 说。事实上,只有 0.5% 的已发表人类神经成像研究关注过特定于女性的健康因素。每年约有 1.4 亿女性经历怀孕这一生命转折,但神经科学对其大脑变化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

社会中广泛存在“怀孕脑”的刻板印象,50%-80% 的经历过怀孕和分娩的女性报告记忆下降、“脑雾”或其他认知问题。耶鲁大学神经科学家 Winnie Orchard 指出:“人们都想知道她们的大脑和思维发生了什么。” 近年来,多项纵向脑成像研究逐渐揭开怀孕对大脑的影响,但整个领域仍处于“婴儿期”——“我们才刚开始,”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 Elseline Hoekzema 说,“我们见过很强烈的大脑变化,但现在才开始了解,这对一个母亲意味着什么。”

一、怀孕如何改变大脑结构?

1. 灰质减少:并非“衰退”,而是“重塑”

2017 年,Elseline Hoekzema 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的研究首次证实:怀孕会导致女性大脑结构的长期变化。研究跟踪 25 位初次生育的母亲,发现其管理“心智理论”(推断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区域的脑灰质(GM)体积缩小,这种变化可区分女性是否有过怀孕经历,还能预测产后对婴儿的依恋程度,且至少持续至产后 2 年。

2024 年《Nature Neuroscience》的一项更细致研究进一步发现:随着孕周增加,女性大脑皮层灰质体积缩小、皮层厚度下降,400 个脑区中 80% 出现灰质减少,平均缩小 4%;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多个区域体积也缩小。这种变化与受孕方式、婴儿性别无关,且在产后 2 年依然存在,仅海马体附近的减少有所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灰质减少并非“缺陷”。研究表明,灰质减少程度与母婴依恋强度正相关,且神经代谢物研究显示,这并非神经元丢失,更可能代表神经功能优化——类似青春期的大脑重塑,通过“精简”提升特定功能。

2. 白质变化:短期增强与快速恢复

与灰质减少不同,孕期白质微结构完整性会增强,涉及胼胝体、弓形束等多个白质束,这可能与磨练大脑对婴儿视觉、听觉信号的反应有关。但白质变化多为短期,产后会恢复至基线水平。

3. 激素的关键作用

孕期雌激素、孕酮等激素水平激增(雌激素总量甚至超过一生其他时期总和),是大脑变化的核心驱动力。Hoekzema 和 Carmona 的研究均发现,神经解剖结构变化程度与雌激素及相关激素水平直接相关。

二、“怀孕脑”的认知影响:真相与误解

1. 短期记忆下降:普遍但轻微

孕晚期普遍观察到记忆下降,可能与海马体积缩小有关,但临床显著性极低,不影响日常生活。Orchard 的综述指出,不同研究因时间点、任务和对照组不同,结果存在差异,但孕晚期记忆变化是共识。

2. 长期影响:执行功能或有提升

产后认知数据更复杂:部分研究发现“缺陷”,部分无差异,甚至有研究观察到执行功能(如自我调节、管理竞争认知需求)的强化。新手母亲虽面临巨大认知负荷(如昼夜照顾婴儿),但往往能高效完成新的脑力劳动。

2023 年 Orchard 的研究发现,产后 1 年主观报告认知缺陷的母亲,在实验室测试中与非母亲女性表现无差异——“只是因为我们还没发现,不代表它不存在。”

3. “一孕傻三年”的误区

社会对“怀孕脑”的刻板印象可能源于确认偏误(健忘时归因于脑功能变差),而非实际临床显著的认知衰退。激素波动、睡眠剥夺、心理压力等综合因素可能放大主观感受,但多数症状会随产后激素稳定、生活规律化逐渐消失。

三、更深远的影响:从短期适应到长期神经可塑性

1. 精神健康风险升高

孕期和产后是精神健康脆弱期:全球 17% 的新手妈妈会出现产后抑郁(中低收入国家发病率更高),精神病和强迫症发病率也上升。孕酮在分娩时骤降是可能诱因,首款产后抑郁口服药 zuranolone 正是通过模拟孕酮类似物起效。

2. 长期神经保护:大脑更“年轻”

研究发现,怀孕可能对大脑有长期益处。2019 年 de Lange 利用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发现,母亲的大脑比无子女女性平均年轻 7 个月;2024 年另一项研究显示,中年父母(无论性别)大脑功能性更年轻,孩子越多,脑区连接性越好。这提示怀孕可能增强神经可塑性。

3. 对生命周期的意义

孕期大脑变化与青春期类似,都是激素诱导的“阶段性转型”:青春期为“独立”做准备,孕期为“育儿”做准备。皮质收缩、褶皱变平可能帮助个体从“自我中心”过渡到“被依赖”状态。

四、社会意义与未来方向

1. 研究空白与必要性

长期以来,女性生育相关神经科学研究被严重忽视。Galea 指出,身体所有系统在孕期都为孕育胎儿“重新调配”,但相关研究远不及其他领域。目前多个纵向脑成像研究正在进行,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

2. 政策启示

研究呼吁社会政策考虑孕期神经可塑性:如延长带薪产假,承认这一时期是“神经适应和剧变期”,需要时间完成转型。

3. 未来探索

  • 大型长期研究:整合脑成像、激素监测、社会心理数据,揭示孕期变化与产后抑郁、亲子联结问题的关联。
  • 扩大样本群体:纳入更多元化的研究对象,探索不同人群中的差异。
  • 临床转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孕产妇保健,如孕前识别妊娠并发症风险(如先兆子痫、妊娠糖尿病)。

应对“怀孕脑”的实用建议

  • 保证睡眠:家人协助分担育儿任务,让母亲有充足休息时间。
  • 情绪调节:通过社交、兴趣活动缓解压力,避免自我否定。
  • 工具辅助:用清单、笔记记录任务,减少记忆负担。
  • 营养支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深海鱼、核桃等有益认知的食物。

结语

怀孕对女性大脑的影响是一场“精准重塑”:灰质减少优化母婴联结,激素波动带来短期认知适应,长期可能增强神经可塑性。“一孕傻三年”更多是社会刻板印象与短期生理变化的叠加,而非不可逆的衰退。

图片
孕晚期皮质(蓝色)部分区域厚度减少 来源:M.Paternina-Die et al./Nature Neurosci.

图片
MRI 扫描显示孕期和分娩后的大脑变化 来源:UK Biobank/Dave Guttridge

图片
初次生育母亲脑灰质变化与依恋程度的关联 来源:相关研究

图片
孕期及产后 2 年大脑结构变化 来源:相关研究

图片
孕期灰质减少与白质增加的对比 来源:相关研究

图片
孕期及产后生理指标变化轨迹 来源: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Hoekzema, E. et al. Nature Neurosci. 20, 287–296 (2017).
  2. Hoekzema, H. et al. Nature Commun. 13, 6931 (2022).
  3. Peters, L. C., Sist, T. C. & Kristal, M. B. Physiol. Behav. 50, 451–456 (1991).
  4. Feldman, R., Braun, K. & Champagne, F. A. Nature Rev. Neurosci. 20, 205–224 (2019).
  5. Servin-Barthet, C. et al. Preprint at Research Square https://doi.org/10.21203/rs.3.rs-4124712/v1 (2024).
  6. Orchard, E. R. et al. Trends Cogn. Sci. 27, 302–316 (2023).
  7. Henry, J. D. & Rendell, P. G. J. Clin. Exp. Neuropsychol. 29, 793–803 (2007).
  8. Orchard, E. R. et al. J. Women’s Health 31, 1087–1096 (2022).
  9. de Lange, A. G.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6, 22341–22346 (2019).
  10. Orchard, E. R. et al. Preprint at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4.05.03.592382 (2024).
  11. Pritschet L, Taylor CM, Cossio D, et al. Neuroanatomical changes observed over the course of a human pregnancy. Nat Neurosci.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6, 2024. doi:10.1038/s41593-024-01741-0

vi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