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1):社会、家庭、自我(100511)
闵应骅
连续发了几篇博文谈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问题。以下想以“成才之路”为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本人教员出身,一直在教育科技第一线。见得多了,就有些体会。
学术不端首先是个社会问题。据报道,一个多月来,关于“证监会创业板部副主任李量点名批评赛迪”的消息在投行圈内流传。事情缘起方正软件上市被否。3月31日,创业板发审委召开第15次会议。方正软件成立10年,2009年度收入仅5300万元。但赛迪顾问提供的报告却称,方正软件在教学管理类软件领域有超过25%市场占有率。一些咨询报告如CCID等的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完全脱离了行业实际情况,没有保持咨询机构应该有的中立性、客观性。丧失了职业道德。“证监会领导觉得,赛迪把他们都当傻子了。”咨询机构的报告造假。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其亲手炮制过一份数据报告。整个事件的过程是,某IT创业型公司希望在向投资者、客户等宣传时,被包装成为业界排名第一的公司,于是就派人与咨询公司进行商谈,希望炮制一份自己所需要的报告。经过商定,该公司最终以10万元价格购买一份其所需的报告,并由咨询公司以召开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宣传。这不就是用钱买论文,公司上市的收益也许是上亿元。所以,造假、买论文的事并不光是学术界有,经济、金融、商业,甚至政治,方方面面都有。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腐败、贪官呢?就是没有做到“实是求是”。这是共产党经常教导我们的。可惜许多人,甚至是党员、领导干部也没有做到。所以,根治学术不端首先应当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抓。人才的成长也首先取决于社会环境。
其次是家庭。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出生那一天就开始,一直影响你一辈子。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流行一句话:“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来会打洞。”是想说革命者的后代一定革命,后来这话说是反动血统论。不管怎样,家庭的熏陶还是不可否认的。你看,一些名人、大家都是大户人家出身。学问人家里经常谈学问、谈逻辑、谈论证;商人家里经常谈生意、谈钱;官宦人家经常谈升官发财、谈政治。这些对小孩子不可能没有影响。
社会、家庭对成才的影响,问题太大,本人谈不清楚。最后一个就是自我。成才之路最后还是要自己走。一位心理学的老师说:每一个人在每一段时间都要自己设置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要太高,自己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也不能太低,以致无需努力也能达到。譬如,一个学生放学回家,要订个目标,今晚必须完成作业。这个目标可以达到,但是专门去打游戏,你就达不到。这个目标主要靠个人努力,不能过于依赖外在条件。例如,一位博士毕业生刚工作,你订一个目标“三年内提上副教授”。那你要计划好怎么上好课、做什么科研、出什么论文。不要去想邪门歪道:走什么后门、搞什么学术不端来骗取这个职位。提不提副教授是与许多外部条件有关的。这些是靠自我来约束和计划的。所以,我说过,整治学术不端主要靠自律。院士们靠自律,学生们也靠自律。惩罚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惩罚是给别人看的,以制造较好的社会环境。
原文地址:点击打开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