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中人工制品分布研究:洞察古代家庭生活
1. 人工制品分布研究概述
人工制品分布研究是考古学中探索古代家庭生活的重要方法,它能对单个家庭及其日常活动、选择等进行微观分析。以都柏林伍德码头发掘的菲沙姆布尔街九座房屋为例,这里的发掘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城市维京时代考古发掘之一,仅菲沙姆布尔街遗址就发现了127个完整或部分的建筑平面图,出土的人工制品数量惊人,包括超过15万个动物骨骼碎片和20.5万个13 - 14世纪的陶器碎片。不过,目前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尚未完成,我们主要进行针对性的单一材料研究。
在维京时代考古中,人工制品分布研究较为常见,许多遗址如博格、博尔奈斯、基尔菲达尔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还发展出了三维空间记录系统。同时,重新审视旧的考古档案也具有很大潜力,能为古代房屋和家庭提供新的见解。但在爱尔兰的考古发掘中,此类研究相对较少,部分遗址出土的人工制品数量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研究。与传统的单一材料研究不同,维京时代的项目通常会考虑遗址的完整发现组合,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或许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呈现这些发现报告。
此次分析选取的九座房屋类型多样,来自不同地层。八座建筑共记录了752件人工制品,而第九座FS34建筑(5型结构)没有发现任何物品。
2. 人工制品分类
对人工制品进行分类是研究的首要挑战。在菲沙姆布尔街,最初的发掘后分析按材料和推测功能识别人工制品,导致数据缺乏标准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将物品分为16个不同类别,这种分类方式在人工制品分布调查中较为常见。
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考庞的研究围绕活动将人工制品分为八类,注重生产能力和经济活动,这些活动常被视为“男性”活动,而“女性”的家务工作如纺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