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惯性系统与通信干扰下的控制策略研究
在工业控制领域,双惯性系统和通信干扰是常见且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双惯性系统中存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不同控制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干扰;而通信网络中的控制则面临着时间延迟的挑战,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下面将详细介绍针对这些问题的控制方法和策略。
1. 双惯性系统的伺服控制
在双惯性系统中,存在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不同情况,干扰可能进入输入轴或输出轴,同时控制器可以观测输出 𝜃1 或 𝜃2。具体的输出和干扰情况如下表所示:
| 观测输出 | 输入轴干扰 | | 输出轴干扰 | |
| — | — | — | — | — |
| | 存在 | 不存在 | 存在 | 不存在 |
| 𝜃1 | 不存在 | 存在 | 存在 | 存在 |
| 𝜃2 | 不存在 | 存在 | 存在 | 存在 |
在实际控制中,根据想要控制的轴角度不同,与参考值比较的变量也会不同,共有 4 × 6 = 24 种可能的选项。这里假设控制器仅使用控制输入和观测值 𝜃1 进行干扰观测器设计,干扰为输入轴或输出轴干扰,并且可以使用两个输出 ̂𝜃1 和 ̂𝜃2 进行伺服系统设计。
1.1 考虑输入轴干扰的输入轴伺服系统
在某些情况下,双惯性系统的输入轴是主要的机电部分,输出轴为附属部分,此时需要控制输入轴上角度传感器的角度。但当输出轴角度控制是主要目的时,即使输入轴角度控制成功,输出轴也可能产生不可忽视的振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降低的控制增益或观测器增益可以实现稳定但响应较慢的特性。
下面是一个输入轴伺服系统的数值示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