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全面解析
医疗系统中的前沿技术应用
在医疗领域,物联网(IoT)资源和创新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可获取全范围恒定呼吸率(RRp)和Masimo技术,能帮助临床医生在无需额外传感器的情况下监测呼吸率,惠及约2亿患者。
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了独特的技术应用。中国政府携手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开发了一套颜色编码的健康评级系统。该系统借助精心构建且成本高昂的监控网络,每日追踪数百万人的健康状况。与阿里巴巴合作,首款智能手机应用在杭州诞生,它根据人们的旅行和医疗史将其分为白色、黄色或红色三类。腾讯也在深圳开发了类似软件。颜色编码用于决定个人是否需要隔离或能否正常参与公共活动,只有持绿色码的人才能在办公室、地铁等公共场所使用指定的二维码。目前,该系统已在200多个中国城市得到应用,并在全国多数公共场所推广。
博世的快速检测技术也是一大亮点。在当前的研究中,患者通常需要等待1 - 2天才能得到检测结果,但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时间至关重要。博世的快速检测是全球首批可由医疗机构直接使用的全自动分子诊断测试之一,从采集样本起2.5小时内即可得出检测SARS - CoV - 2冠状病毒感染的结果。这一系统减少了样本留存时间,能快速识别和隔离感染者,增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的信心。
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
2019年底,新冠病毒(Covid - 19)在中国武汉首次出现,并于2020年3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为全球性大流行病。这一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日常生活活动,如实施封锁措施。在此背景下,科学界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物联网,以寻求应对疫情挑战的解决方案。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