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建模全解析
1. 嵌入式系统与类 PC 系统架构对比
嵌入式系统和类 PC 系统在架构上存在诸多差异,下面通过表格进行详细对比:
| 特性 | 嵌入式系统 | 类 PC 系统 |
| — | — | — |
| 架构类型 | 常为异构 | 多为同构 |
| 紧凑性 | 非常紧凑 | 不紧凑(如 x86 等) |
| x86 兼容性 | 不太相关 | 非常相关 |
| 架构是否固定 | 有时不固定 | 是 |
| 计算模型(MoCs) | C + 多种模型(数据流、离散事件等) | 主要是冯·诺依曼(C、C++、Java) |
| 优化目标 | 多个(能量、尺寸等) | 平均性能占主导 |
| 实时相关性 | 非常重要 | 几乎不相关 |
| 应用情况 | 多个并发应用 | 主要是单应用 |
| 设计时已知的应用 | 大多(如果不是全部) | 只有一些(如 WORD)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在架构的灵活性、优化目标的多样性以及对实时性的要求上,都与类 PC 系统有明显区别。例如,嵌入式系统由于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更注重能量消耗和尺寸等因素,而类 PC 系统则更关注平均性能。
2.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重要考量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中,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重点考虑:
- 指令集兼容性 :与传统 PC 指令集的兼容性对嵌入式系统来说不太重要,因为通常可以为现有的架构编译软件应用。
- 编程和建模方式 :顺序编程语言不太适合描述并发实时系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