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下是C程序一般的编译过程:
从图中看到:
将编写的一个c程序(源代码 )转换成可以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可执行代码 ),需要进行编译阶段 和链接这两个阶段。
其中,
1. 编译阶段先通过“编译器 “把一个 .c / .cpp 源代码 编译成 .s的汇编代码 ;再经过“汇编器 ” 把这 个.s的汇编代码汇编成 .o 的 目标代码
2. “连接器 “ 通过连接其他 .o 代码(如果需要的话) 库文件 和 1 中的.o 目标代码生成可执行文件
该文件流被这三种程序(红色)的加工,分别表现出四种形式(蓝色) ,这就是c程序的编译和链接过程。如果再详细的话,编译器在将源文件编译成汇编文件的过程又分为:预处理阶段(生成 .i代码 ) 和 优化阶段
二、C编程中的文件后缀名介绍
.c 未经过预处理的C源码
.h C头文件
.i 经过预处理的C源码
.s 生成的汇编语言代码
.o 编译之后产生的目标文件
解释:
*.c一般使我们自己编辑的代码,是我们劳动的结晶;
*.h一般是我们手工生成的接口文件,也可在*.c完成后用GCC的选项-aux-info帮我们生成;
*.i是经过预处理后的源码,是由GCC在选项-E编译下自动生成的文件;
*.o是编译后产生的目标文件;
*.s是GCC在选项-S编译下生成的汇编语言代码,对于性能要求很高的程序可以先生成汇编语言文件并对汇编做优化,然后用优化后的汇编生成目标文件并链接
三 演示 hello.c 的编译 过程(Linux 下 Gcc)
本小节的演示都针对文件 hello.c 进行
1. /*
2. * hello.c
3. */
4.
5. #include <stdio.h>
6. int main()
7. {
8. printf(" Better goal, Better life! /n");
9. return 0;
10. }
1.生成预处理后的文件 hello.i
$ gcc -E hello.c -o hello.i
2 .生成汇编语言文件 hello.s
$ gcc -s hello.i -o hello.s
3.生成目标文件 hello.o
$ gcc -c hello.i
$ gcc -c hello.s
4. 生成可执行文件
$ gcc -o hello hello.o
5. 运行及结果
$ ./hello
Better goal, Better life!
当然也可以直接生成, $ gcc -c hello.c 就可以生成可执行文件。这是Gcc内部的事。但就算是跳跃也要经过一步步的翻译, 原理是相似的,万变不离其宗!
参考二:
l 在 Linux 下编写普通可执行文件的命令:
gcc –o 目标文件名 源文件名(列表)
如果工程包含多个 .c 和 .h 那么在源文件名列表中只列出所有的 .c 文件
例:工程文件夹里有 des.c hash.c main.c des.h hash .h 要将他们编译成 EncApp 可执行文件,则使用下面的命令
gcc –o EncApp des.c hash.c main.c
l 在 Linux 下编写调用动态库或静态库的可执行文件的命令:
gcc –o 目标文件名 源文件名(列表)库文件名(列表)
如果工程包含多个 .c 和 .h 那么在源文件名列表中只列出所有的 .c 文件和库文件
例:工程文件夹里有 main.c enc.so 要将他们编译成 EncApp 可执行文件,则使用下面的命令
gcc –o EncAp main.c enc.so
注意: .so 文件必须事先复制到 /usr/lib 目录下
l 生成静态库需要的命令
生成静态库 .a 必须先生成 目标文件 .o 然后再生成静态库 .a
生成目标文件的命令格式为:
gcc –c –o 目标文件名 .o 源文件名 .c (列表)
生成静态库的命令格式为:
ar –r 静态库文件名 .a 目标文件名 .o
l 生成动态库需要的命令
生成动态库 .so 必须先生成 目标文件 .o 然后再生成动态库 .so
生成目标文件的命令格式为:
gcc –fpic –c –o 目标文件名 .o 源文件名 .c (列表)
生成动态库的命令格式为:
gcc –shared –o 动态库文件名 .so 目标文件名 .o
l 备注:在编译可执行文件,各种目标文件和库文件的时候,用到的 .h 文件必须在编译文件夹下,如果没有这些头文件,编译器将报错。
FROM: http://blog.youkuaiyun.com/cybertan/article/details/5372692
http://blog.youkuaiyun.com/gengyichao/article/details/654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