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领域的黑客行为:数据、科技与虚拟影响的交织
1. 生物识别数据收集的常态化
如今,通过计步器、心率监测仪和心电图等健康监测系统收集生物识别数据已成为一种常态。智能秤、智能健身设备和智能冰箱开始追踪我们摄入的每卡路里。消费者文化越来越受到外部驱动的生物黑客行为影响,通过通知和算法提示,将数据反馈到关于人体的机器学习系统中。人们希望通过识别健康“弱点”和收集身体数据来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的监控和社会控制将基于三大数据支柱:人口统计数据、心理统计数据和生物识别数据。我们随身携带手机,这使我们与前人有了本质区别。凯瑟琳·海尔斯将控制论描述为一种机械与隐喻的混合概念,与我们参与市场力量相关。我们坚持自己的身份并渴望“被看见”,这使我们成为离散、可预测的数据来源。
1.1 不同类型的数据
- 人口统计数据 :包括出生日期、性别、教育程度、年龄、宗教、职业、地理位置和真实姓名等,这些数据难以改变。例如,在《远行者》中,角色休伯特·埃特克的父母给他取了1890年加拿大人口普查中排名前二十的名字,以帮助他规避实名政策。
- 心理统计数据 :代表我们的态度、信仰和兴趣,我们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自愿展示这些内容。营销和民意调查公司利用这些数据来推销消费品或政党。
- 生物识别数据 :在将外部交互与身体联系起来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依赖人类感官来识别个体,而是通过扫描来确认体验、时间和地点。例如,我们用手机拍照时,通过指纹或面部生物识别扫描来验证身份,照片经过地理定位、时间标记和图像识别处理后,确认人类主体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0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