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的精益需求管理与储备策略
1. 精益需求管理
1.1 位置考量
不同应用对计算、内存、存储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位置边际价值不同。实时交互应用对延迟高度敏感,因此靠近终端用户的位置价值很高;而面向批处理和非交互的应用对终端用户与托管应用实例的计算、内存、存储和网络容量之间的距离相对不敏感。位置边际价值较低的应用资源需求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内,以平滑单个数据中心的需求。
1.2 资源“SKU”最小化
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管理相同配置的资源池比管理非相同配置的资源池更容易。例如,现代操作系统将硬盘驱动器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存储“块”,可以统一分配和操作,而不是在物理设备上分配精确的存储单元。选择最小的标准资源配置套件(如小、中、大、特大虚拟机实例)来满足目标应用需求,可简化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的运营复杂性和成本。因此,一个基本的架构决策是如何将应用组件映射到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支持的有限数量的标准资源配置中。
1.3 分析应用的容忍度
不同应用对不同的基础设施需求管理策略有不同的敏感性或容忍度。在确定最佳需求管理策略之前,需要了解每个应用对不同策略的容忍程度,这有助于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确定最便宜和最好的需求管理行动。应用对不同时间框架的需求管理技术有不同的容忍度:
- 实时资源调度可变性的容忍度 :一些应用对实时资源调度有严格要求,因为基础设施在访问 CPU 调度或网络时增加的延迟会直接影响有严格延迟要求的用户服务的延迟。例如,交互式通信服务中携带语音或视频数据的数据包延迟几十或几百毫秒,可能导致对方设备无法及时渲染,从而影响用户体验。而像客户端设备上缓冲 15 秒内容的流媒
云环境精益需求与储备策略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